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抵制新闻敲诈、净化舆论环境应“科学、有效、可持续”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赵瑞利 2018-09-09 06:40:16
[摘要]近日,陕西省召开全省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工作检查推进会,要求以高质量工作整治舆论环境问题。

近日,陕西省召开全省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工作检查推进会,要求以高质量工作整治舆论环境问题。就此,华商报记者专访了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王春泉。

王春泉说,舆论健康与否,关系社会重心所在,关乎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否有效传递等重大社会建设问题,不可掉以轻心。舆论的生成与传播不是“独白式”的自我展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给传播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舆论环境。就此而言,最近开展的舆论环境治理,显然很有必要。

虚假信息传播和记者敲诈等耗损社会机能的乱象,对社会危害性很大。就职业文化而言,损害新闻传播文化社会形象,解构新闻传播文化的社会资本;就传播剧场而言,供给传播噪音,劣币驱逐良币,制造无良心智,败坏受者口味,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信息传播生态。

那么该如何进行舆论环境的治理?王春泉说,“科学治理”“有效治理”“可持续性治理”等更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为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直面与“凝视”。第一,勇于面对谣言、负面信息这些新媒体、新技术的伴随现象;第二,要凝视,借助“医生”那种灵性而智慧的眼睛,闯入内部,深入其中,看见其中的秘密;第三,要研究总结分析,为针对性的治理行动提供精准的治理病灶。

可持续治理。第一,全民治理,所有公民对舆论环境治理都负有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担承使命,自觉扮演谣言防治“医生”的角色,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所有的人、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渠道,都成为有效治理的支持性条件;第二,以饱和的新闻信息及充分的点火装置,释放社会心理焦虑,进而杜塞谣言、不真实信息的传播——真实信息所到之处,谣言不攻自破;第三,制度化、常态化。制度建设最重要,如何制定来确保舆论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绝非简单之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让制度充分在场,让制度安排高度丰满,让制度修订因应形势随时发生。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敲诈 舆论 可持续

上一篇:伪造资料骗惠农资金76万余 陕西一官员被移送司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