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西咸新区 > 秦汉新城 > 正文

名家秦汉行 | 商子雍:领悟秦朝,还是要来秦汉新城

秦汉新城 华商网 2018-09-17 10:47:47
[摘要]秦时明月汉时关,悠悠渭水流千年。秦汉新城深远厚重的历史积淀充满魅力的全新风貌,吸引着各方朋友慕名而来,为更好地挖掘秦汉新城历史文化内涵,多方位、深层次展现新城面貌。即日起,“微动秦汉”特推出《名家秦汉行》系列文章,与大家一同赏名家笔触,观大美秦汉。

  秦时明月汉时关

  悠悠渭水流千年

  秦汉新城

  深远厚重的历史积淀

  充满魅力的全新风貌

  吸引着各方朋友慕名而来

  为更好地挖掘秦汉新城历史文化内涵

  多方位、深层次展现新城面貌

  即日起

  “微动秦汉”特推出

  《名家秦汉行》系列文章

  与大家一同

  赏名家笔触,观大美秦汉


  第一期

  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商子雍

  一齐穿越秦汉


  秦汉新城怀古

  秦汉新城怀古

  作者:商子雍

  秦汉新城怀古

640.gif

  顾名思义,秦汉新城者,矗立在秦汉故地之上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也。来到这里,举目四望,高楼栉次鳞比,道路四通八达,绿树成荫,红花怒放,勃勃生机扑面而来。而让人欣慰的是,作为秦帝国的京畿之地和汉王朝的皇家陵区,遍布在地上、地下的众多遗址文物,也得到了颇为妥善的保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秦汉新城,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既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此景此情,让人难免会生发出诸多怀古之叹。

image.png

  先来对“西安古称长安,乃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之谓,发几句议论。这样的说法,好像已经被视为一种常识,极少听说有人提出异议。但倘若细细琢磨,其中分明也有着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古称长安”,古到什么时候?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都之地的遗址,的确是位于现在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但当时都城的名称却并不是长安。周文王在河西建造的都城叫丰京,周武王在河东建造的都城叫镐京,故而,前面我提到的那一句被今人视为常识的话,似应改为“西安古称丰镐、长安”,才更为全面、准确。再如,公元前350年,秦定都咸阳,而咸阳,如今是不在西安的行政区划之内的。当然,定都咸阳以前的秦,都城是在栎阳,而栎阳,则位于现在西安治下的阎良区境内;再者,在西安的城市发展史上,咸阳也曾被西安短暂管辖。如此一讲,把秦说成是曾在西安建都的十三朝中的一个,也算是可以成立吧!

image.png

  但尽管如此,领悟秦朝、感慨秦始皇,还是要来秦汉新城,来亲近一番这块拥有着秦咸阳城遗址和秦咸阳宫遗址的沧桑土地。

image.png

  在当代中国,歌颂秦始皇好像是一种时尚,典型代表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他曾声称自己是“秦始皇加马克思”。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比如,我熟悉并敬重的一位学者就断言:“史从秦后无治国。”只是,这样的声音似乎有悖于中国眼下的“国情”,成不了主流。

image.png

  必须承认,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及“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之类的功劳不应、也无法抹煞。但同样应该看到的是,此人头上,还有着一顶焚书坑儒的“暴君”冠冕;另外,“天下苦秦久矣”这样绝非美誉的文字,是出自我们陕西韩城乡党司马迁的皇皇巨著《史记》——这样的抨击,难道毫无根据吗?

  有人解释说:这是由于秦朝的历史太短,让推翻了秦朝的人来撰写秦朝的历史,能公正吗?我们今天歌颂秦始皇,就是要拨乱反正。

image.png

  也许果真如此、也果真需要如此;然而,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如今被一些人尊为“大秦帝国”的秦王朝,为什么竟然“二世而亡”,阳寿短得可怜——实际上似乎应该是“三世而亡”,因为秦二世胡亥被迫自杀后,还有一个只当了46天秦王,就向刘邦投降的子婴;但由于这个子婴不敢自称秦三世,而是屈尊以秦王自居,所以后来就被人忽略不计了。

  自秦朝二世而亡以后,它速亡的原因究竟何在,就是一个被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思考、并议论(甚至是争论)了几千年的大问题,至今也还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既然如此,今天,且容区区在下也来发表一点儿浅见。

image.png

  不妨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汉书·谷永传》有言:“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三国志·魏书·杨阜传》则说:“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细细琢磨这两句话,窃以为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显然与那个“奢”字脱离不了干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词条里,与“奢”字有关的词列有7个:奢侈、奢华、奢靡、奢求、奢谈、奢望、奢想;我觉得,用奢求一词来状绘秦始皇那种毫无节制的追求权力、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和行状,倒是十分确切。

image.png

  首先是对权力的奢求。

  公元前221年,无所不用其极的秦王嬴政在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梦想以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就更改称号为“皇帝”。并且,这个家伙还以这么一套说辞诏告天下:“人死之后,依据行事定立谥号,是儿子评议父亲、臣下评议君上,非常不妥当嘛。从今往后,朕命令废除谥法。朕就是始皇帝,后世依次记数,由二世、三世直到万世,如此无穷无尽地传承下去。”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天下永远是他们家的,不但自己要终身掌权,而且还要让子子孙孙世代掌权。终身制和世袭制这么两种对社会发展阻障极大的坏制度,固然以前就有,但秦始皇把它们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亦步亦趋地照此办理,搞得中国直到1911年以后,才把老子传儿子这么一种反动的权力交接模式扫进了历史垃圾堆;至于终身掌权的恶劣规范,终止的时间更晚,是1976年以后的事儿了。

image.png

  其次是对长生不老的奢求。

  大权独揽、高高在上,且不受任何监督的味道一定十分美妙,所以,得享此美味的秦始皇就特别贪生怕死,奢求长生不老。他先是派齐地方士徐巿(即徐福)带童男童女入海寻找仙山,求长生不老药,无果而终;后来又派出燕地方士卢生再去海中求访仙人,寻找仙药,亦无果而终。这样的荒唐事,秦始皇干过的绝非以上两桩。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奢求长生不老,苦寻不死之药,为此耗费大量精力,与徐市、卢生这种通过求仙、炼药混饭吃的方士打交道——这样行事,他统治下的国家能好吗?

image.png

  还有对物质享受的奢求。

  在中国历史上,阿房宫似乎一直是一个标志着国家因奢而亡的政治符号。曾有一本古籍(好像是任昉的《述异记》),记录着如下的秦时谣谚:“阿房阿房,亡始皇。”更有名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有云:“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好家伙,为了修建阿房宫,把蜀地山上的树,都给砍光了,秦始皇对奢靡享受的追求,真是无以复加。当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指出,据当代考古学家考证,传说中富丽奢华的阿房宫,在当时其实仅仅基本完成了地基部分,主体建筑部分还没来得及施工,秦王朝就先行土崩瓦解了。然而,就是这个烂尾的阿房宫,秦始皇也先后征集了几十万人去建造,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对阿房宫,秦始皇原先的设想是:“先作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请想一想,如若秦始皇的阳寿再长一些,那这座供他享受的富丽奢华宫殿,不知道还会怎样地荼毒百姓、祸害国家呢!也难怪司马迁对这位暴君的“轻民力”,要痛加斥责。

image.png

  更有对身后陵寝的奢求。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如今是举世瞩目、中外宾客趋之若鹜的旅游目的地,仅仅是经考古发掘向世人展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已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请设想,倘若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中未曾遭受盗掘的秦始皇陵重见天日,那将会怎样的惊天动地!曾看到过这样的文字,称秦始皇陵“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智慧的结晶”。乍一听,这好像是在夸我们国家的劳动人民嘛,似乎可以这么说。但进而又想:秦代的劳动人民,干嘛要“勤奋”地把自己的“聪明智慧”“结晶”到秦始皇这个皇帝佬的坟墓里去呢?他们是心甘情愿如此这般吗?他们如果心甘情愿地如此这般,是不是显得有点儿傻?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当时的丞相李斯是陵墓的设计者,大将军章邯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即诗人李白笔下的“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就是说,建墓是在严格“军管”之下的进行的,并非70多万刑徒自觉自愿的劳作。据说,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几乎是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面对着这么一个“世界之最”,作为当年“勤奋”修墓的70多万刑徒后裔的我们,真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image.png

  这个穷尽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修建奢华宫殿、奢华墓地的秦始皇,理所当然为天地所不容。南朝宋时刘敬叔《艺苑》、梁时殷芸《小说》中所选录的一则童谣说得好:“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飨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当然,秦朝也有机会避免二世而亡的厄运。贾谊在《过秦论》中曾经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老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新皇帝的一种政治资源,假使能够及时实行政策转变,用得当的执政行为大力纠正“先帝之过”,赢得民心,那未尝不可以扭转政治危局。但遗憾的是,秦二世胡亥比起他那个混蛋老子来,更不是东西,诚如《汉书》所言:“至于二世,暴虐愈甚。”于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秦帝国,也就无法逆转地二世而亡了!”

  有道是“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后人(尤其是那些掌握着或大或小公共权力的官员)必须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政缘奢息,权因奢丧!

image.png

  公元前207年,楚人项羽入关,咸阳遭焚,大火三月不灭,一个曾“木衣锦绣,土被朱紫”,空前穷奢极欲的皇宫,遂成为一片废墟。再往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而咸阳这一带,则成为皇家陵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渭陵、延陵、义陵、康陵等诸多帝后陵墓,就都在如今的秦汉新城地界之内。这其中,安葬着汉景帝刘启(还有孝景王皇后)的阳陵,最让人留恋忘返。缘由是为,景帝刘启,还有他的父亲文帝刘恒,共同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被后人誉为文景之治。

image.png

  人类历史上,那些通过残酷的战争手段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所面对的,都不会是一个人民富裕、国库充盈的社会。刘恒是西汉皇朝的第三任掌门人,前任留给他的,不是一个财源雄厚的家底。但经过他和儿子刘启近40年的料理,到武帝刘彻接任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一派民富国强的景象。何以能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接受了前朝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致使百姓皆感“天下苦秦久矣”,导致民不安、国不泰的历史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正确国策,实实在在地让利于民。而皇帝本人,则自奉甚俭。文帝在位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他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皇帝如此行事,贵族官僚也不敢大肆搜刮,奢侈无度。同时,文帝即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广开言路,倾听下情,并废除肉刑,减轻笞刑,断狱从轻,宽厚执政……有了这么一种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事。

image.png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以独裁专制为主要特征的帝制社会,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远非尽善尽美,最终必将被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所淘汰。也因此,元人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谓,是真实反映了没有主人地位的老百姓,在这种社会里的生存状态。但如此表述,绝非认为在帝制社会里,明君与暴君,或能者与庸才的执政,老百姓的感受会完全相同。所以,漫步秦汉新城,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沉痛教训,体味汉文景之治的成功经验,此之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也!

image.png

  当然,秦也罢,汉也好,都早已走进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而今天的秦汉新城所面对的,应该是一个人民大众真正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


image.png

作者简介

image.png

  商子雍,1942年12月25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资深报人,著名作家。曾获西安新闻十佳及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系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曾任《西安晚报》文艺部副主任、理论评论组负责人、周末专刊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现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同时担任西安文理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客座教授和陕西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西安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杂文、散文、报告文学创作,有200多万字的作品出版,其中包括《求是斋杂品》(1995年),四卷本的《商子雍文集》(2004年),作品获全国及省、市级奖励50余次。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非总统连连点赞!秦汉新城文物数字化新名片获赞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