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城市内涝的西咸治道

政企资讯 新华社 2018-10-10 17:02:58
[摘要]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通过“盆存留”等科学设计不但安然度过暴雨袭击,而且实现雨水重新利用,凸显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今年夏季多地发生暴雨突袭,致使全国不少城市陷入“看海”窘境,“逢雨必涝”造成多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通过“盆存留”等科学设计不但安然度过暴雨袭击,而且实现雨水重新利用,凸显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专家认为,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值得借鉴,可将这一理念植入旧城改造和城镇化建设之中,形成柔性治水用水新思路。

\

  (沣西新城西部云谷的屋顶绿化景观在降雨时可吸收部分雨水 刘潇摄)

  “盆存留”设计构建城市“海绵体”

  西咸新区是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水之困”是新区在建设之初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5立方米,是陕西省平均水平的2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另一方面,因为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河流水系污染等一系列水生态问题,引水、蓄水、排水矛盾突出。

  为此,在规划之初,西咸新区就引入“地域性雨水管理”理念,将整个城市设计成一个大型水管理器。“通过场地塑造、调整竖向地形确保水流有组织流向绿地、公园、水系,确保城市排涝安全;通过构建分散式的公园、绿地、林带等多层次生态空间,保持充足自然区域以涵养水源。”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说,作为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的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西咸新区相继开展了城市排水防涝、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多项雨水管理相关规划研究。

  沣西新城是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核心区域。沣西新城海绵办常务副主任、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主任邓朝显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他们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科学设计,将原来的大广场、硬质路面等分解成一块块“小海绵”,扩大盛水的“盆”;再通过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分步、分阶段“存”住水分;最后,通过各种调蓄、集水设施,形成了立体化的“盆存留”治涝用水模式。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沣西新城多地看到,通过设计透水铺装、凹式绿地、生态树池等方式,雨水被分步骤、分阶段吸收,最大限度把雨水用起来、存下来。邓朝显介绍,存下来的水会通过各种调蓄、集水设施,被收集起来,留待利用。比如,设计出的整体下沉式空间,形成区域低点,周边雨水便汇入形成池塘。

  按照海绵城市源头削减、末端调蓄的逐级消纳理念,沣西新城已初步构建了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河流湿地四个层级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逐步修复了新区内的河湖水系,为雨水在城市内部顺畅迁徙提供了路径。

\

  以治涝涵养绿色生态新城

  经过多年实践,沣西新城已建成海绵型园区24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50余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140万平方米。不仅使得这一地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而且还涵养出一座绿色生态新城。

  在沣西新城秦皇大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路边并没有雨水井,连接路面与绿化带的路沿石上却多出一些孔洞。“下雨时,路面雨水通过这些导流孔进入生态草沟,草沟上的蒲苇、石竹等灌木花草都是耐水又耐旱的品种,能起到拦污净化、过滤吸附的作用。”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主任助理梁行行说,“生态草沟自上而下分为蓄水层、种植土层、粗砂填料层、砾石层,逐层对雨水进行渗透、滞蓄等处理,同时补充涵养地下水。”

  经常行经这条道路的咸阳市民李先生说:“就算七八月份有时雨很大,但经过这里时并没有积水,路况很好,而且沿路景色也不错。”工作人员介绍,大雨时,雨水会通过生态草沟中的溢流井排入市政管网,即使遭遇暴雨,也能靠道路红线外的调蓄塘进行调蓄错峰,保证路面无积水。

\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工程师张哲说,通过雨水花园、高位植坛、过滤石笼、生态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体”,还使雨水就地利用和资源化,解决了水资源利用问题。没有被消纳的富余雨水,在通过雨水溢流装置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后,会被输送至沣西新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末端——中心绿廊进行集中调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条长6.9公里、宽200~500米的中心绿廊贯穿了沣西新城,中心绿廊两侧规划设计有一系列不同高差的洼地和层层跌落的台地。每次雨水汇入中心绿廊都会经过每一块台地和洼地,对台地和洼地的植物进行自然灌溉,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

\

  与城市自身建设有机结合

  长期从事水利经济与环境经济等方面研究的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怀恩说,西咸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以目标为导向,从规划开始就把海绵城市的理念与要求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去,这样不仅易实施、效果好,而且节省投资。

  “一方面,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看,西咸新区尤其是沣西新城对低影响开发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以及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防涝系统)进行了综合规划与建设;另一方面,为了科学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沣西新城不但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与特殊问题(如湿陷性黄土),设立了一系列研究课题,而且十分重视海绵城市的系统监测与效果评价工作,为系统地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李怀恩说。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为了全面科学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西咸新区依托信息产业优势,综合运用在线监测、物联网、模型模拟、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了“大数据+智慧海绵”监测评估管理体系,为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科学指导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等提供了全周期信息化支持。

  在建设海绵城市期间,西咸新区还创新海绵融资新模式支持建设。西咸新区以试点专项补助资金为基础,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绿色产业金融体系创新,以股权和债权两种方式投资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与民生银行建立了陕西首只绿色海绵发展基金12亿元;与建设银行按照1:3比例出资成立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60亿元,其中海绵专项26.42亿元;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专项建设基金6000万元,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海绵城市建设。

  李怀恩认为,应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自身建设有机结合。“针对老城区的海绵建设与改造,应结合各类城市改造与提升工程来实施。如棚户区改造、小区改造、给排水系统改造、道路改造、景观提升等,这样比较便于实施与节省投资。”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城市内涝的西咸治道

上一篇:风雨甲子 逐梦百年 “我们的西影时光”西影60周年庆祝活动昨日举行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