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企业:10亿元成立手机公司 为安康解决5000人就业
昨日推介会签约现场,记者见到了安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琳,这次和他签约的是深圳市汇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汇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黄伟峰说,该公司是全球手机主要供应商之一,投资10亿元,将康汇通讯智能手机终端项目入驻安康高新区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园,将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手机整机生产及相关配套生产线;二期主要建设智能家居新产品研发生产线,配套建设产品展示中心、营销中心,计划2019年5月投产运营。预计年产值30亿元,5年内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年上缴税收2亿元以上,解决就业5000人。
王琳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企业,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产品有市场,还因为这个企业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安康高新区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希望通过该企业的入驻,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能解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特派深圳记者 刘立春 采写
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系列访谈之三
为家乡作贡献 是陕籍商人的乡愁
多年在外打拼,在有所成就时,选择在家乡投资、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让像谭显山、徐恒江、李媛一样的陕籍商人的浓浓乡愁得以安放。
谭显山:在外多年想回乡投资
49岁的谭显山是安康汉滨区中原镇人,如今他在家乡注册了安康深源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期投资了100万元,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谭显山说,这次回乡投资做的是绿色立体农业,地里种“陕茶一号”,在茶园间隙种植蔬菜做深加工。此外,还通过农业养殖产生农家肥,发展全产业链、立体化农业。
“十多年前,当地政府就邀请我回乡投资,我婉拒了。”谭显山说,他在深圳主要经营太阳能光伏组件等,“那时在陕西只是注册个营业执照就得好几个月,办事效率低,与‘说到做到、立马就做’的深圳速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年他再次回乡创业,这次注册办证速度很快,他发现陕西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的营造,职能部门的思想观念也转变了很多。
“如今年龄越来越大,就想着回到家乡为这里的发展作些贡献,也能帮助家乡扶贫。”谭显山表示,自己的茶园正在建设,如果发展顺利的话,他准备追加投资1000万到2000万元。
徐恒江:回乡投资当地政府提供厂房
37岁的徐恒江是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人,11月12日,身为广东陕商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出席了“丝路源点·秦巴明珠·中国硒谷”安康名优特色产品走进广东(东莞)暨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这也是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的活动之一。如今,徐恒江又被安康政府招商引资回家乡,注册了陕西天恒美实业有限公司。
“1999年我就离开家乡到广东打拼了。”徐恒江言语间已听不出乡音。“回乡再投资,政府给我在旬阳县建厂房,还实行3年免税政策。如今厂房等设备已经基本到位,下个月就能投产。”家乡政府的诚意打动了他,让他愿意回乡投资1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这次回安康再投资算是转行了。”徐恒江说,他在广东东莞生产经营塑料及线材,现在改做环保药材包装,主要为白加黑和广誉远做包装配套,选择这个投资是因为这在陕西算是市场空白。
李媛:虽扎根异乡但离不了陕西
三原人李媛是扬州发运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她的父亲李发运是公司的创始人。“2010年决定从西安去扬州建厂,是因为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和优惠政策非常吸引人。”李媛说,他们企业主要生产电阻、绝缘子等电力产品,因为扬州政府的政策扶持,他们去了之后便在那里扎了根。
“听说现在西安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行政效能都进一步提升。”李媛说,如果有可能,未来还打算回乡发展,“我们已在西安设立了办事处对接业务。” 华商报记者 李婧
我省10项重点科技成果在深圳发布
为便于相关投资方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和科研项目,11月13日,陕西省科技厅在陕西-深圳经贸合作推介会上发布了科技成果,并重点推介了10大领域的10项重点科技成果情况。
此次10项重点科技成果为:氮化镓基紫外与深紫外LED关键技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用高性能低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脑机融合的无人系统智能增强控制技术、冶金中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开发与工程设计研究、粉煤加压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混流式水轮机水力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以及太阳能WIFI无人机、类人胶原蛋白系列生物材料的创制及应用、早期生命演化研究。
现场,陕西省科技厅还结合陕西与广东双方技术产出供给与实际需求情况,以发放宣传册形式推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10大领域,共计200余个科技成果项目。
据介绍,本次推介会发布科技成果,旨在挖掘双方最新科技成果,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推动陕粤两地高质量创新发展。
“文化陕西”(香港)旅游公众活动举行香港街头刮起“陕西旅游风”
11月13日,持续一天的“‘文化陕西’(香港)旅游公众活动”在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
为了进一步深耕香港旅游市场,为香港民众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陕西省组织邀请了演出团队、香港旅行商和陕西重点旅行社及景区、相关名优特产企业等负责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现场进行了创意拍照、兵马俑走街、丝绸之路主题文艺表演,泥塑、皮影、绘制马勺脸谱和木版年画等展演。此项活动还通过扫描关注“智游陕西”微信二维码、关注脸书(Facebook)、Instagram专页向香港民众派送陕西旅游宣传品,并用有奖问答等方式宣传推介陕西旅游业。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搭建的半开放式的“陕西旅游文化馆”,外观时尚现代,内部以相片、兵马俑像、灯笼等装饰,把文化馆布置成了博物馆的样子。馆内分隔为相片打卡墙、手艺工作坊、微型电影院、移动舞台等四个部分。其中,相片打卡墙迎合了时下手机族的习惯,将相片按照时序排列,呈现陕西不同时间的美景,引得众多参观者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手艺工作坊内,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泥塑、皮影、绘制马勺脸谱和木版年画等。微型电影院好比博物馆的展映室,持续播放陕西旅游的产品介绍,观看者还可以与主持人互动。移动舞台上,由陕西专业演出团队舞出“陕西文化”,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一睹舞者技艺。馆内活动结束后,演员们还进行了“快闪”活动,舞者上演了一场兵马俑和仕女演员走街秀,吸引了很多民众围观拍照。
“这次活动,让我很直观地感受到了陕西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67岁的梁会英在汉中生出,12岁时随父亲来到香港。他说:“陕西是我的家乡,我对家乡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有时间一定回去看看。”
此外,活动邀请了两位“网红”做现场直播和拍摄,并在个人社交平台报道活动实况。只见这两位“网红”现场开通云图片直播,第一时间发布活动现场图集,实时传播推介活动精彩瞬间。同时,“陕西旅游文化大巴车”在活动现场向当地民众免费发放雪糕、陕西旅游宣传册、陕西旅游纪念品;在时代广场和轩尼诗道的两块LED公众电子大屏上,滚动展播陕西旅游形象宣传短片,为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营造出满满的“陕西旅游风”。 华商报特派香港记者 刘立春 陕西日报记者 赵波 周明
宝鸡广州签旅游战略合作协议
华商报宝鸡讯(记者 杨宁)11月12日下午,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活动周期间,宝鸡市在广州举行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充分展示宝鸡文化旅游产业12个优势项目和具有宝鸡特色的旅游产品。
宝鸡市市长惠进才介绍了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惠进才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的快速推进,宝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希望两地进一步推动优势互补,深化产业合作,把宝鸡的资源、区位优势和广东的资本、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吸引更多广东企业到宝鸡投资兴业。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市场联动、客源互送,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介会上,广州、宝鸡两市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宝鸡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推介人围绕周风秦韵、文明根脉,丝路明珠、山水宝鸡,美食之都、幸福宝鸡三个篇章,向与会人员推介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太白山旅游度假区综合提升、凤翔县六营民俗村建设等12个文化旅游项目。宝鸡市重点景区景点推介人专题推介了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太白山景区、中华石鼓园及周文化景区、宝鸡温泉滑雪等旅游资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