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出生于咸阳兴平的小赵(化名)与家人的合影。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兴平的赵女士
27年前玩耍时弄丢3岁半的弟弟
她在自责中长大
“脸上有疤,留小平头,穿着粉红毛衣套着黑袖套,黄裤子,方口鞋。”对于小赵走丢时的模样,很多村民都记得起。
小赵出生在陕西兴平。27年前,在他3岁半的时候,一次在姐姐的带领下出去玩时,不幸被拥挤的人群冲散。为此,小赵的姐姐是在自责的痛苦中长大的。小赵的姐姐昨日也来到了认亲现场。从始至终,她都擦着眼泪,弟弟走丢时,她也才是5岁的小女孩,记得妈妈在家里包饺子,她带着弟弟到附近的市场玩耍,市场里人很多,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弟弟的踪影,全村的人都去找弟弟,而她什么也做不了,只知道闯了很大很大的祸,在往后的日子里,她才慢慢明白,生命中那个可爱的弟弟不见了,是她弄丢的。每天在自责中度过,当得知弟弟找到时,她终于将这沉重的包袱卸下。在认亲现场,当小赵认亲时,一家四口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赵女士几度哽咽,她说,“让弟弟流落在外,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凑巧的是,生活在河南的小赵也一直在找寻自己的亲生父母。他说,早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就听村民们议论他的身世,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想到寻找亲生父母,长大后,便联系了网络上的一些寻亲机构,并不是养父母对自己不好,而是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我一定要找到亲生父母,我不能让他们因为丢了孩子留下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