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志愿者搜寻受伤黑鹳仍未果 呼吁别再伤害鸟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8-12-13 07:04:31 编辑:刘超 作者:宁峰 陈团结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1110559.jpg

12月12日上午,西安市北郊东叶寨村,市动管站执法人员在粘鸟网附近找到一处野生鸟类饲养点,进入其中黄喉鹀、麻雀、戈氏岩鹀、三道眉草鹀、画眉、灰喜鹊、暗绿绣眼等十几种野生鸟类。

  快评

  保护鸟类其实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存

  杨鹏

  为什么要寻找一只受伤的黑鹳?道理并不复杂,《野生动物保护法》开明宗义:“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野生鸟类,人鸟和谐,其实也是为了让人类自身更好地生存。

  也可以这么说,保护鸟类,正是为了留住“鸟语花香”。有鸟语花香,必有碧水蓝天,这才是理想的幸福家园。

  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一只受伤的黑鹳从天空飞过的图片,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怎么看?他们会不会为祖先有过这样的行为感到羞耻?恐怕不言而喻。然而,在寻找受伤的黑鹳过程中,有些景象更是令人不忍直视,粘鸟网以及被捕捉囚禁的野生鸟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仿佛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人类的朋友”们遭受着怎样的罪?

  近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广东全省全面禁猎野生鸟类,全面加强野生动物野外种群保护,禁止猎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样的行动,不应该是广东一地的“独唱”,更要成为各地联动响应的“大合唱”。

  保护、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善待我们自己。正如有人说过,天空因为有了自由翱翔的鸟类,才显得辽阔高远;我们的周围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鸟类,才显得生机勃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蓝天、鸟鸣啾啾的优美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相关热词搜索: 黑鹳 野生鸟类 覆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