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片里李玉宝在老三媳妇的指导下,用电焊、鼓风机等道具,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打造出了一只小猪佩奇,还将其涂成了粉色。
现实版刘令的爷爷74岁,他立刻请缨,打算去街上买一口扛回来便是。刘令说,爷爷奶奶家离街上相隔10多里崎岖的山路,爷爷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早年村里修山路时,右眼被石子砸中后失明,随着年纪渐长,平时已很少出村。
叔叔透露,爷爷步行10多里山路,在街上转了好半天,总算如愿买到一口20多斤重的胶缸,然后扛着它又走了10多里山路回家,“我无法想象爷爷是如何扛着这么重的胶缸,走了这么远的山路……”刘令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不已。她说,当她得知这件事后,既心疼又感动,特别想马上飞回爷爷奶奶身边,给他们一个拥抱。
叔叔说,这口装满红薯的胶缸安置好后,奶奶每过一周就会更换缸里的树叶,把它当宝贝一样护着。昨日,记者联系上刘令的奶奶。对于这件事,奶奶连声说没得啥子。她说,孙女学习辛苦,她和爷爷年纪大了帮不上忙,满足孙女想吃红薯的小心愿真的算不了什么,“我和她爷爷天天都在数日子,就盼她早点回家。”
《啥是佩奇》 每天都在上演
啥是wifi
41岁的谢华平一家三口在深圳生活,前几年,谢华平将父亲接到深圳过年,今年,因为老家一些亲戚的邀请,他们决定回老家江津过年。儿子冬冬在去年底给67岁的爷爷通电话时抱怨了一句:“爷爷,你屋头没得网没得wifi,你要我怎么耍手机嘛?”谢华平闻言就给冬冬一巴掌,训斥他不懂事。
但前几天,从来不知道“啥是wifi”的爷爷打来电话,说屋头网和wifi都有了,“我去请李叔叔的儿子帮我找人弄的。”爷爷还找人拍了一张连网设备的图片,发给了谢华平。
玉米粿
李楠楠是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大三学生,前几天,她放寒假回到浙江金华的家,一推开家门,她就见到70岁的外婆,并闻到了玉米粿的浓香味。李楠楠说,外婆的老家距这里可有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车程,“你上次说重庆吃不到家乡的玉米粿,我晓得你今天到家,就和你外公一起赶车,先到你屋头做好,等你回来吃。”
李楠楠说,那天吃玉米粿的时候,眼泪都差点流了出来。
陪伴“变佩奇”的人过年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人默默地为我们变出佩奇。只是这个佩奇到了现实中,它可能是一只烤红薯,可能是一碗热汤,也可能是一件毛衣……无论它有什么千般变化,但有一点不会变——它的创造者,是身边默默爱着我们的亲人。
春节将至,让我们也满足肯为我们变佩奇的亲人的小心愿吧,无论天南海北,无论千山万水,回家与亲人团圆吧。陪伴,才是对这份爱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