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博物馆过年”成新时尚 当博物馆变身网红“打卡地”…

西安新闻 三秦都市报 2019-02-17 08:08:47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我省共接待游客4765万人次,其中陕西各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1196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新常态、新时尚。

春节期间,陕西各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1196万人次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我省共接待游客4765万人次,其中陕西各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1196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新常态、新时尚。

记者调查发现,节假日去博物馆观展或参与活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每逢精品展览推出,在朋友圈转发、去博物馆“打卡”,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博物馆超过5000家,年参观人数接近10亿人次。

从“国家宝藏”到文物“戏精大会”

随着《国家宝藏》《赢在博物馆》等文博类节目的走红,博物馆成为被公众热捧的“网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客流。“今年春节我和同学一起相约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见到了央视《国家宝藏》中的‘网红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一瞬间,整个人都‘燃’起来了。”2月7日,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小张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一连3天,他和同学先后去了汉阳陵、茂陵、唐大明宫遗址、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秦砖汉瓦博物馆,体验了“西安年·最中国”的文化之旅。

兵马俑、唐三彩胡人俑居然唱起歌,跳起了“拍灰舞”;青铜鼎也不甘寂寞,扭动着健硕的身材跳起了尬舞……严肃的博物馆一旦玩起跨界,就连文物都会变得生动,甚至“疯狂”。国家博物馆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六大博物馆玩起了抖音,一批文物“戏精”上线,迅速在网上走红。“看了好多遍,太魔性了,根本停不下来。今年过年我就专门到博物馆参观,寻找那些可爱的‘戏精’。”来自汉中的游客孙云祺说,“文物戏精大会”中,有多件出土于陕西的文物亮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西汉鎏金铜马”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国历史文化展”、碑林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藏名人书画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汉阳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春晚”展、西安博物院猪年主题展、渭南博物馆“百年沧桑,渭南记忆”展、澄城县博物馆“一个都不能少——澄城县脱贫攻坚记实展”、新开放的旬邑西头村社区博物馆等为代表的近百个新开放展览,成为观众了解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感悟生活变迁、寻找儿时记忆的好去处。“博物馆里过大年”已从一个响亮的口号,成为博物馆界的一种常态。

不仅在春节期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据全国文物局长会议披露,截至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5136家,全国一二三级博物馆855家,3500家博物馆数字地图对外开放。全国博物馆全年举办各类展览超过2万个和社会教育活动超过20万次,近10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日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科技让博物馆变得“更好玩”

“过去,很多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生动,以静态观看为主,观众只能在博物馆走马观花。如今,随着科技元素的嵌入,博物馆不再‘高冷’,变得生动起来。”2月6日,来西安博物院参观的蔺平涛没有请讲解员,而是用手机在博物院展厅内下载了“云观博”AR智慧观览APP。走进展厅,蔺平涛拿着手机对准眼前的文物一扫,手机上立刻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文物信息,听讲解、看高清大图、相关视频,还能将文物放大、缩小、旋转,甚至以前参观者对这个展品的评论也在上面可以查看。

记者了解到,“云观博”AR智慧观览APP是国内博物馆观览领域中首款基于AR技术的智慧应用,汇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增强现实和3D互动于一体的“超媒体”智慧化工具,为博物馆提供文物信息数字化教育传播平台,为参观者提供生动有趣的“超媒体”智慧观览体验。游客只要拿起手机对准文物扫一扫,伴随着“叮”的一声,文物的图片、语音、视频、 3D互动信息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除了AR创意特效、3D数字化全景和“超媒体”故事化解说,观众还能参与情景空间体验,实现与虚拟形象合影,不少人将之称赞为“观展神器”“博物馆的第三只眼”。

参观完西安博物院,蔺平涛换乘公交车赶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美轮美奂的出土文物、独一无二的地下遗址博物馆已经让蔺平涛震撼不已,而幻影成像的“小电影”,更是让他玩了一把穿越。“五颜六色的锦缎飘飘洒洒,后宫庭院鸟语花香,宫女簇前拥后,端庄典雅、雍容华贵的后宫佳丽就近在眼前,两千年前衣着华丽的陪葬坑陶俑逐渐演变成今天赤身裸体模样、虚虚实实的场景,把人带到场面宏伟的历史画面中,历史与文物瞬间活了起来。”蔺平涛说,博物院影视厅中的幻影成像“小电影”营造历史场景,“复活”了的汉景帝、王皇后以及宫女、宦官、甲士等依次出现,可以看到当年天子临朝时的威武庄严,金碧辉煌的殿堂内臣子们伏首高呼万岁,王皇后怎样从一个农家女子蜕变为一个母仪天下的王后,从一个麻衣粗布的村姑成为绫罗绸缎的华丽贵妇人。

“科技+博物馆”不仅开阔了游客视野,而且改善了参观体验,让博物馆变得“更好玩”。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春节7天长假就有近48万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和以前不一样,很多游客除了实地参观,还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进入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可以像用放大镜一样,突破现场观看的视角限制,360度“触摸”兵马俑的每个细节,享受到超越现场参观的视觉体验:经过多次放大后,甚至可以把兵马俑的眼睛拉大到整个屏幕进行观察;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也各有不同。

博物馆里互动体验“玩得嗨”

“今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已经来汉阳陵参加了两次互动体验活动,在博物馆里过大年真的挺过瘾。”西安市民郭晓婷告诉记者,自己从网上得知今年大年初一到初六,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猪猪的春节”系列活动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在“汉代压胜钱”的活动中,博物馆的教育人员结合压岁钱的起源,阳陵瓦当上的吉语,阳陵出土的“半两钱”,以及憨态可掬的猪俑形象,设计了汉代压胜钱DIY活动,带领孩子们制作汉代压胜钱,穿越回汉代过春节。“在另外一场‘猪猪门神’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通过DIY涂色的形式,了解了汉代的陶塑动物、汉代兵器,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郭晓婷说。

和郭晓婷一样,家住西安曲江新区的市民刘俊荣在春节期间也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乐享文化大餐。“大年初二,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还参与了‘猪年说猪 诸事如意’主题活动。”刘俊荣说,在活动的互动环节,我们和孩子合作进行剪窗花和面塑的制作。看到薄薄的纸张在孩子的手中变成喜庆的花朵、可爱的动物、“吉”“福”等寄托了人们最朴素的新年愿望的字眼时,甭提有多开心了。有趣的活动也让孩子玩疯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过猪形象文物后,孩子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捏出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小猪面塑……

“今年是陕西文博系统在春节期间举办公众互动体验活动最多的一年,各文博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展示宣传陕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活动。”据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推出了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汉中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代表的周、秦、汉、唐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陕西自然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等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榆林民俗博物馆、安康博物馆、渭南博物馆为代表的生肖贺岁体验活动;以延安革命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以西安城墙、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群等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展演和新春灯会;以韩城党家村传统古村落、汉中青木川古镇、商洛漫川关古镇、榆林高家堡古镇等为代表的民俗和非遗体验活动等均吸引大量观众参与。充实而丰富的文化礼包,让公众在博物馆里得到了参与感和获得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让“打卡”观众感受到温暖

春节假期,陕西各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1196万人次,不少单位的参观人数都有所增长。博物馆火热的背后,是博物馆自身在不断提升展览设计的水平、管理服务的水平。

来自陕西省文物局的消息称,近年来,陕西博物馆坚持不断完善博物馆无障碍通道、游客服务中心、母婴间等硬件设施,提升博物馆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和业务素养,为观众提供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秀的展览;近百家博物馆开通了区域内WiFi服务,陕西数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30多家单位推出线上微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10多家单位新完善了票务系统,通过网上预约、线上购票等方式刷身份证即可进馆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增设9台自助售票机,并利用院官网、院官方微信和携程等多家OTA电商平台,为观众提供多渠道的线上、线下售票服务,较大程度解决了排队领票参观的难题……”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李娟说,得益于此,春节期间,各文博单位的人性化、舒适化服务受到“打卡”观众充分认可。

同时,各文博单位以开放的姿态与互联网、通信、金融等行业合作,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彰显了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新形象。据统计,陕西历史博物馆春节期间文创产品收入85万元。西安城墙利用AR技术,还推出了可以吃的“文创产品”——小唐朝的酥,下载APP就会有“大唐故事”动态展示,让观众感受文物“重生”的美妙。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博物馆 网红 打卡

上一篇:陕西省妇联原女出纳“钻空子” 服刑期间再被判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