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中国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任婷 赵瑞利 2019-03-13 07:12:46
[摘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12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我国国土绿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12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我国国土绿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

  张建龙说,我国设立植树节40年来,植树造林活动在全国上下深入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张建龙说,我国总体植树造林成果很大,但仍然是缺林少树的国家,生态依然很脆弱。

  张建龙说,当前我国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启动祁连山、三江源、钱江源等一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据新华社

  >>聚焦陕西

  黄土高原地区是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地区

  3月12日是植树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我国国土绿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那么,陕西省在植树造林、风沙防护方面,情况如何呢?

  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了解到,1998年~2018年,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省累计投资233.57亿元,建设公益林3756.89万亩,落实生态效益补偿金64.5亿元,建成护林站(点)4089处,设立各种护林宣传标志2.1万个。陕西省以天然林为主的森林资源,得到了长期稳定的管护与恢复。

  通过我国2000-2018陆地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以陕北地区为核心的黄土高原地区是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延安以北大部植被指数增加了40%以上,渭北塬区大部植被指数增加了20%~40%。陕北长城沿线是陕西省防沙治沙工程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塬区是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区,上述区域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区,植被指数大幅度增加的区域正是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说明生态工程建设改善了区域植被覆盖,取得了显著成效;黄龙山、子午岭林区和秦巴山地是陕西省天然林保护重点区,植被指数比较稳定,变化较小,但是局部绿色加深,说明森林蓄积、森林质量得到提升。从陕西各市植被指数变化来看,榆林市增加幅度最大,为48.7%,其次是延安市,为26.9%。 华商报记者 任婷

  陕西故事

  中国增绿中的“榆林贡献”

  2018年6月14日,在榆林举行的“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张建龙指出:“榆林防沙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治沙就是从榆林走出来的,目前仍然对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榆林是如何进行治沙造林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为此,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治沙英雄”石光银和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听他们讲述中国增绿中的“榆林贡献”。

  >>治沙英雄

  儿时伙伴被风沙吹走 石光银立下治沙梦想

  石光银家住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位于陕甘宁蒙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没钱读书,石光银的童年是在放羊中度过的。7岁那年,他和同村的小伙伴赵虎娃一起去放羊,一场风沙,两人都被刮走了,父亲找了三天才在30里外找到石光银,而5岁的赵虎娃始终没能找到。“我们都吃了风沙的亏,所以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治沙。”石光银说,他清楚地记得,因为风沙大,从他父亲那辈起他们家就搬过9次家。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榆林全市的林木覆盖率只有0.9%。

  15岁参加生产队,18岁当上生产队长,20岁当上党支部书记、支部农场场长,石光银一方面努力劳动致富,但一直没忘记治沙的梦想。

  “无序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只有治沙才能彻底拔掉穷根。”1984年,他终于等到好的时机,国家出台文件,荒沙地无论国营还是集体所有,都允许个人承包造林,所造林木谁造谁有。石光银辞去农场场长职务,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沙3000多亩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第一人。

  治沙造林需要资金,石光银一咬牙,将家里仅有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全卖了,又向亲戚借了2万元。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他又号召动员了村里7户人家,一起加入治沙行列。每天早出晚归,沙土地里种树,吃住都在沙梁上,嘴干得起血痂子。好在辛苦没有白费,当年雨水好,种的树成活率高达80%以上。第二年,他们又签下了5.8万亩的治沙合同,第三年就成立治沙公司采取股份制,和群众分红。

  “治沙造林,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石光银说,治沙35年,他们已经造林25万亩,因为治沙造林生态环境好转,林子里已经有了青苔,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了,农民的收成好了,农业、林业、畜牧业都发展起来了,农民人均收入现在已经达到三四万元。

  今年两会上,谈到治沙,石光银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干”,这句话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榆林市长

  毛乌素沙漠并未消失 但流沙消除了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说,因为有“治沙英雄”石光银和广大治沙群众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行动,榆林治沙造林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林木保存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达到目前的2157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由0.9%提高到目前的33%。

  李春临介绍,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60多年来,榆林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开展“北治沙,南治土”的造林绿化运动,经历了试验摸索、集体大规模治理、改革开放转型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四个阶段,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

  “以往每年发生30多次的沙尘暴已不再发生,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年减少入黄泥沙2.4万吨。”李春临说,据2017年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显示,陕北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大幅改善,2012年与2000年相比,植被覆盖度由31.21%上升为52.84%;榆林市植被覆盖面积占全省的20.9%,林草覆盖面积占全省20.4%,分别列全省第一、第二。

  “今年榆林市将完成营造林面积70万亩,市级财政将投资4亿元。回去后就开始植树。”李春临介绍,今年,榆林还将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以上,林木蓄积量增加到73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稳定在69万亩以上。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5%。经济林基地规模达到450万亩,林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生态文明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谈到榆林治沙造林的经验,李春临表示,榆林采取分类施策、科学治理的方式。并落实国家政策,推行林产承包到户的治沙模式,形成了大批的治沙典型。治沙的同时还要加强保护,实行“三分造七分管”,2002年起实行全市封沙禁牧,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有害生物的防治,巩固治沙成果。

  对于毛乌素沙漠是否会“消失”的问题,李春临说,目前只能说毛乌素沙漠整体得到了全面的治理,流沙全部达到固定或半固定状态,可以说是流沙被消除了。

  “但目前的治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林分质量低、效益差,下一步要全面提升林分质量,由过去以草为主的‘草灌乔’治理模式转变为以乔木为主的‘乔灌草’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林业的产业化和经济效益。”李春临说。 华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赵瑞利 文/图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林业 人工林 国家公园体制

上一篇:陕西省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更多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下一篇:习近平12日下午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