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人民剧院1954年建成 周恩来总理还来这看过戏

西安新闻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作者:刘强 2019-06-19 09:12:38
[摘要]宝鸡市工人文化宫高大、宏伟,职工激情广场可容纳上千人(6月12日拍摄)。为了活跃市民和职工的文化生活,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先后组织各个工厂的文艺骨干成立了秦腔队、京剧队、豫剧队、管弦乐队。

\

  20世纪60年代的宝鸡市工人文化宫。通讯员 侯希安摄

\

  宝鸡市工人文化宫高大、宏伟,职工激情广场可容纳上千人(6月12日拍摄)。

\

  6月14日,西安人民大厦的人民大剧院舞台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齐爱云正在为近期的一场演出作最后排练。

\

  西安人民剧院门前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铜像(6月11日拍摄)。

\

  6月14日,西安人民剧院里座无虚席。

\

  西安人民大厦的人民大剧院完整保留了当年的建筑面貌(6月14日拍摄)。

\

  六月十四日晚上七时许,位于西安市北大街的西安人民剧院门口,观众排起了长龙。

  记者 刘强 文/图

  文化是城市之魂。

  有人说,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灵魂,就去看看它的剧院。对于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而言,剧院是重要的 “会客厅”,是城市的文化名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各地不同时期修建的剧院、剧场、文化宫,见证了三秦大地上公共文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也见证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还见证了众多城市的闪光瞬间。

  老剧院,它们中的一些,现在或悄然隐匿于众多新兴文化场所之中,或不知不觉间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曾经响彻于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掌声、欢笑声,却始终留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剧院

  方寸舞台见证春风化雨

  6月14日晚上7时许,在西安人民剧院门口,等候进场的观众已经排起了长龙。西北大学大三学生乔源利用等待的间隙,与同学在剧院建筑前自拍留念,“经常从这儿经过,对这座剧院印象很深刻,但从来都没有机会进去过,很期待今晚的演出。”

  大红的立柱、精美的花纹雕饰、外墙上翠绿的爬墙虎、左右两侧竖立的4个工农造型的铜像……仿佛都在诉说着西安人民剧院悠久的历史。剧院融东西方建筑元素于一体,它不仅是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元素。

  我国先后有包括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37座建筑,因其特殊的风格和影响力,而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西安人民剧场(院),与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首都剧场被列为37座著名建筑中的‘三场’之一。”西安人民剧院策划部副部长闫雯静告诉记者。

  西安人民剧院自1954年建成以来,不仅接待过来自五大洲的上百个知名艺术团体和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艺术团体,为中外艺术家搭建了沟通友谊的桥梁,而且在普及艺术知识、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北乃至全国很有影响的文化演出场所。

  “那会儿一张人民剧院的票真是太难得、太金贵。印象最深刻的是梅兰芳大师的演出,更是一票难求。”西安人民剧院退休职工张彩霞告诉记者。

  1973年夏天,周恩来总理陪同当时的越南领导人在西安人民剧院观看“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的主题演出。“大家欢送总理时,总理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还笑着轻轻拍了我的脑袋说‘这个小家伙’。”西安人民剧院退休职工雷安回忆起这段历史,至今记忆犹新。

  在西安的东新街上还有一座建筑,它不仅巧妙地将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格和华丽别致的西式格调相结合,也是一本写满了传奇故事的“书”。它就是西安人民大厦的人民大剧院(原西安人民大厦大礼堂)。

  1956年9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这里举办了首届开学典礼,上千名“西迁人”就是在西安人民大厦大礼堂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西安人民大厦建于1953年,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庭院式宾馆之一,当时主要用于接待外国政要和苏联专家。大厦大礼堂自建成以来,除了承接大型会议活动外,主要用于话剧、演奏会、音乐会等演出。

  西安市民郭文朝还记得20世纪70年代在人民大厦大礼堂观看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剧组对剧场要求非常高,这个剧场能被选中,绝非等闲。”

  “这是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剧场,我曾经多次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古老的秦腔与这个古朴典雅的剧场非常合拍。置身其中,无论是观众和演员,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齐爱云说。

  文化宫

  激情岁月的光音典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除了各地的专业剧院,大量独具时代特色的工人文化宫也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宝鸡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大厂多、工人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多,工厂家属院密集。而老一辈宝鸡人的记忆,不会少了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

  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于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于2005年拆除。2009年,新的工人文化宫在宝鸡市行政中心建成。在老与新的交替中,人们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老工人文化宫有图书室、讲座厅、展览厅、小剧场,还有当时宝鸡设施最好、规模最大的剧院。市上和省上甚至全国的职工文艺调演都在这里举办。当年文艺活动少,一听有演出活动,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门口自行车停得满满当当。” 85岁的宝鸡市工人文化宫原副主任侯希安回忆说。

  为了活跃市民和职工的文化生活,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先后组织各个工厂的文艺骨干成立了秦腔队、京剧队、豫剧队、管弦乐队。“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当时文化宫只有五六个职工,忙起来一人要身兼数职,电影开场的时候去当检票员、篮球比赛的时候去当裁判员,还要做好送水等服务工作。”在侯希安看来,那是一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

  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经常和各工厂的工会举办生产和文化培训班,培育了一大批企业生产骨干、文化爱好者和文艺骨干,成了当时宝鸡市的文学艺术活动主要场所。“现任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冯晓伟也是从文化宫走上摄影之路的。”侯希安说。

  商子秦、渭水、杨绍武等较早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宝鸡诗人,和宝鸡市老工人文化宫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秦巴子在《1980年代的宝鸡诗歌记忆》中这样记录:持续举行的文学讨论和文学活动则集中在市工人文化宫进行,凡有知名作家诗人的讲座与报告,教室常常被挤得满满的,甚至窗户上也爬满进不了教室的热情观众……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虽然各地一些剧院、影院、工人文化宫,在不知不觉间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曾经响彻在这里的掌声、欢笑声却留在了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艺术活动 文化元素 流金岁月

上一篇:西安的公寓还值得买吗?价格六年涨幅不足40% 而住宅涨160%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