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华商报走进名家书房系列之二 肖云儒:书籍给了我一种生存方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9-07-18 19:47:23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王宝红 刘慧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提及珍藏,目之所及满书柜的《新华文摘》是肖云儒的骄傲,他说:“这里《新华文摘》是我自订三十年一本不落的珍藏,我认为这本杂志是目前我国最具文化品味的杂志,多年始终保持其水准,值得细读。” 肖云儒的另一珍藏是《鲁迅全集》,鲁迅去世不到三年时,许广平为他编辑出版的,全部是初版面世,尤为珍贵。第三大珍藏是两大箱《碑林全套拓片》,以线装宣纸印制,当属肖云儒至爱之一。

  从赵季平手里“抢”到第五个书房

  读到肖云儒不同时期文章,落款之书斋名,也记录着文人的思考与勤奋。

  最早的居所位于单位之西,同事们称之为“西楼”,所以初期的文学评论研究文章多题“于某时于西楼”,后变为“椒园”,那时在写《西部文学论》,没有书房,下班后会骑自行车赶到交大的自习室写作,趣记“交”为“椒” ;家住文艺路时,命名为“谷斋”,因居室所处二楼,周围楼宇高耸,只到下午四点过后,阳光照向对面窗户折射而得,如同坐在山谷间。搬家到城西后,可以望见丰庆湖,所以名曰“望湖阁”,如今的“不散居”是幸得著名作家方英文所赠,盼事业心不散,家人安好不散,一路走来,所存文心不散。

  说到“不散居”,还有一段曲折笑谈,当是从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手里“抢”到的。

  “至今,这住居所,是第五个书房,缘自友人赵季平所‘赠’”。肖云儒讲述,与赵季平是至交好友,两人为邻多年,都有扩张工作室的需求,相互“觊觎已久”,于是约定若谁先搬家,定要将房子卖给另一方,因为赵季平与爱人都是音乐工作者,声音会互相干扰,“终于一日,他熬不住了,说要搬走,我赶紧以比市场价还略略高一点的价格买了他的房子,为什么我坚持价格要高那么一点呢,因为我说这节约了我的生命。”从此肖云儒结束了在书房与居所间奔走之路,自己的书房也终于定下乾坤大局,至此形成客厅书房、写作书房和书法书房“三足鼎立”的格局。

  “读书,是成本最低却最高贵的举动,” 坐于满室的藏书间,肖云儒却说“其实这些书我也没有全部读过,一是总有自己的探索需求,有目标而读,二是,时间所困,来不及全读”,那为何还要有如此众多的藏书呢?肖云儒这样正解:“即便没有读,我愿意摆在这里,在这样的一种气场间,教育一个读书人不能懈怠,坐拥书城,即使不精读每一本,也会偶拾翻阅,书涵养了我,直接阅读给了我知识,而所有书籍给了我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的形态。”

  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 刘慧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书房 肖云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