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70年成就之宝鸡丨GDP是建国初期的2462.1倍 人民生活迈向小康

来源:华商网 时间:2019-08-08 13:25:32 编辑:沈河 作者:花生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四、工业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化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之初,宝鸡仅74户小微工业企业,1952年,工业企业也仅89户,工业总产值近7千万。“一五”时期,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工程的宝成、长岭、钢管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兴建,到1957年工业企业达到408个,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三五”时期,国家投资4.9亿元,新建和内迁了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21个骨干企业,197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改革开放后,宝鸡工业再次快速成长,先后引进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2018年末,宝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2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5500余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54.27亿元。1949-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9%。

  现代化工业体系初步形成。通过70年的发展,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宝钛、东岭等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涵盖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3%。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占比17.1%,能源化工产业占比28.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比15.2%,烟酒食品产业占比14.8%,钛及钛合金产业占比8.1%。

  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70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8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102.85万吨,是1949年1078吨的10230倍,是1978年9.52万吨的116倍;发电量143.86亿千瓦时,是1949年836万千瓦时的13683倍,是1978年9.58亿千瓦时的15倍。随着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许多工业产品从无到有。2018年,全市金属切削机床1.28万台,是1981年434台的29.5倍;白酒产量8.07万吨,是1981年1.54万吨的5.24倍;汽车产量20.75万辆,是1981年352辆的589倍。

  五、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房地产业方兴未艾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基础性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宝鸡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改革开放以后,宝鸡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城市建设等领域全面覆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实施了一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52-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3%。

  房地产业方兴未艾。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镇在计划经济的体制内,建立起了一种由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福利分配住房制度,城镇居民的住房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从1993年开始,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1998年,全市登记注册房地产开发公司67家,累计完成投资14.1亿元。2018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43户,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1.8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3%。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宝鸡 70载 辉煌 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