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8月猪肉价格飞涨 生猪价格较春节前几乎翻番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毛蜜娜 2019-09-06 18:02:33
[摘要]近期,各地猪肉价格飞涨,带动生猪价格上行,与往年同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猪价”上涨,往往是通货膨胀的源头,“猪周期”也因此而得名。

  近期,各地猪肉价格飞涨,带动生猪价格上行,与往年同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猪价”上涨,往往是通货膨胀的源头,“猪周期”也因此而得名。那么,本轮猪价上涨能否引发新一轮“猪周期”?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专家就此做出调查。

  “春节大市”猪价低走,养殖户由惜售到抛售

  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陕西鄠邑、长安、神木、靖边等4个市(县、区)陆续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全省生猪出现调运受限、价格低走、压栏趋重现象。其时,因为疫情突发,人们对“非洲猪瘟”认识有限,市场消费明显下降。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消费者明显降低了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消费量平均减少35%;加上疫区全面扑杀、限制跨区调运带动影响,生猪价格“跌跌不休”。此时正是“元旦”“春节”传统佳节,是养殖户多半年劳动付出的收获时节,而市场价格低走使得养殖户惜售,焦虑观望。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肥猪不出栏意味着成本增加、收益下降,“春节”来临,各地生猪被迫低价出售,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2019年2月,与往年同期相比,各地生猪价格跌幅纷纷突破10%;与前两月相比,持续跌幅达3%-7%,养殖户不得不抛售,多数养殖户没有盈利。

  炎热夏季猪价飞涨,补栏赶不上行情

  春节后,在经历了疫情扑杀、集中出栏后,生猪市场供应量明显减少,养殖户多持观望态度,补栏积极性不高。3月,市场供应不足逐渐显现,生猪价格开始反弹,加之国家启动冻猪肉收储,进一步刺激生猪价格上涨;同时,伴随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非洲猪瘟”在人畜之间不存在感染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食用量逐渐放大。消费链趋动生产链,生产链带动消费链,如此循环往复,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攀升。

  3月至4月,各地生猪价格较2月以两位数涨幅上涨,出现强势提升;5月涨幅虽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涨势;6月后,各地生猪价格纷纷突破16元/公斤,7月达到20元/公斤,至8月,多数地区已上升至22--28元/公斤,较春节前价格几乎翻番,与往年春节后至盛夏期生猪市场处于消费淡季的通常表现形成强烈反差。

  持续不断的上涨行情极大提振了养殖户生产积极性,部分养殖户由观望转为加大生产投入,希冀赶上这一波好行情。但是,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由猪仔到生长至120公斤肥猪约需7个月左右的时间,在经过了3-5月第一波涨价行情的提前出栏后,养殖户生猪存栏已明显减少,6-8月的猪价快速攀升行情让多数养殖户“望市兴叹”。

  生猪养殖已经走出“非洲猪瘟”疫情影响

  为了解疫情对生猪生产的后续影响,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农村处组织全省开展了“生猪生产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生猪养殖户189户,其中大型89户,占47.1%;中型55户,占29.1%;小型45户,占23.8%。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189户养殖户生猪存栏63.2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5%,较今年3月底增长1%。其中,大型养殖户生猪存栏较上年同期增长5.3%,较今年3月底增长0.8%;中型养殖户生猪存栏较上年同期增长3.6%,较今年3月底增长7.9%。

  大型养殖户是市场供应的主要保障,中型养殖户是市场的晴雨表,大中型养殖户存栏同步提升,且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较快增长,扭转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生产低迷徘徊态势,表明生猪养殖已经走出“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进入新一轮生产。大中型养殖户特别是中型养殖户恢复生产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大型养殖户能繁母猪较3月底增长6.5%,较上年同期增长6.4%;中型养殖户能繁母猪较3月底增长11%,较上年同期增长13.8%。能繁母猪储备大幅增加,表明大中型养殖户对后市看好,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市场有充足信心,有保持长期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生猪价格自3月以来持续上涨,养殖户也同时加快出栏速度,3月底以来恢复增长的生猪存栏在三季度已出现递减趋势,市场供需趋紧现象已经显现。

  截至6月底,189家养殖户能繁母猪较上年同期增长6.9%,较今年3月底增长6.8%;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总量达到14.3%,较往年明显提升。特别是在经历了“非洲猪瘟”疫情后,能繁母猪占比提升0.8%,表明生猪生产的基础在疫情后进一步得以巩固。

  问卷调查显示,小型养殖户与大中型户积极发展生产的表现明显不同,无论是存栏还是添槽补栏,小型户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型户退出生产的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出栏交易活跃,养殖收益再现

  往年,在经历了节前的集中出栏后,多数养殖户进入稳定生产期,市场价格也会进入一个平稳期,通常这一时期养殖户会维持常态生产,或适当补栏,等待“五一”节或“十一”节高峰市场的来临。但是由于上年四季度“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节前集中出栏后不敢补栏,常态生产也纷纷萎缩,市场供应较往年明显减少。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3月底,全省生猪存栏为804.6万头,较2018年12月底的839万头减少4.3%,加之疫情警报尚未解除,生猪调运依然受限,市场供应明显趋紧。3月后,因市场供应不足,猪肉消费市场价格陡升,养殖户为弥补前期亏损,将现有生猪提前出栏,市场交易再现活跃。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省生猪出栏141.1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9.8%,较往年同期增长5%左右。三季度,天气燥热疫病增加,加之前期利好的市场行情,生产赶不上供需,多地出现存出栏双双下降,生猪市场进一步趋热,价格上涨速度加快。

  从养殖收益看,6月出栏一头生猪约盈利200元左右,8月出栏一头生猪约盈利800元以上,自繁自养生猪每头盈利超过千元,多地达到1200元,养殖收益创历史新高。

  问卷调查显示,189户养殖户6月底仔猪存栏21.7万头,较3月底减少5.3%,其中大型户减少5.7%,中型户减少1.4%。由此可见,仔猪价格飞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为后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埋下伏笔。问卷调查显示,84.8%的养殖户对下半年生猪市场发展持看好态度,但仅有27.5%的养殖户有扩大生产的意愿,51.9%的养殖户表示将维持现有规模生产。

  从平抑市场物价入手控制生猪价格连环上涨

  专家表示,猪肉消费是居民生活的基础消费,在居民的“菜篮子”中举足轻重。目前,由于生猪价格上涨带动市场物价通货膨胀的苗头已经显现,这其间既有市场供求因素,还有物价推高的连环影响因素,如人工、饲料价格上涨和防疫费用大幅度增加等,都是本轮生猪价格上涨的新因素。市场物价高企推动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必然带动市场物价上行。

  因此,必须同时从控制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两方面入手,同步控制价格上涨,预防通货膨胀发生。一是以政府补贴降低养殖户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发展生产积极性;二是平抑市场物价,降低因生产成本提升推动生猪价格上涨;三是在安全防疫、贴息贷款等与生猪生产关系密切的生产服务领域,扩大对养殖户的优惠力度,使养殖户保持一个稳定发展生产的常态,从而保证市场供需平衡。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猪肉 价格 涨价

上一篇:陕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李军决定逮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