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原创 > 编辑整合 > 正文

火神山ICU里的唐都速度

编辑整合 华商网 作者:牛晓程 2020-03-06 18:01:07
[摘要] ICU,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危重症患者抵抗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ICU,又是一个离希望最近的地方,让大多病患重新获得生的希望。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危重症患者的“守护者”,他们会继续和武汉在一起,重新按下这座城市的播放键。

  

1.jpg

  疫情暴发,武汉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交通停摆,店铺关门,街道无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护人员所在的重症监护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的医护人员时刻和死神较量,他们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但身着三级防护导致行动不便,他们被迫放慢了速度。就这样,像同时按下了“快进键”和“慢放键”,重症ICU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步履维艰地与病毒殊死搏斗。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我来到病房里上夜班。”唐都医院呼吸科医生张海涛回忆道,他刚进红区不久,看到一个病人突然病情恶化,氧饱、血压、心率急速下降,生命体征减弱,他和队友一起立即展开抢救,实施心脏按压、加大药物剂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就在这紧急的时刻,隔壁床的患者也出现了氧饱、血压下降等状况,得知情况的其他医生护士赶来支援,他们迅速分组开展抢救。加快!再加快!监测仪上的指标终于有了起色,终于稳住了患者的氧饱和血压。在持续高度的紧张工作后,张海涛半晌缓不过来,脑中嗡鸣作响的声音渐渐盖过了病房里监测仪的"滴滴"声和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而他的队友也已是浑身湿透,完全精疲力竭。

2.jpg

  这是一场突击战斗,却每天都在重症ICU病房里上演。“时间总是不够用,”呼吸科医生党少康说:"早上进病房,有时候一抬头就到下午四五点钟了,特别是在抢救病人的时候。”他和队友们顾不上自己已渐渐透支的身体,克服着生理极限,试图快速抢救每个病人,然而闷热且笨重的防护服总在禁锢他们的手脚,满是雾气的眼罩又限制着他们的行动能力,这群全力从“死神”手中抢人的医护人员,被迫按下了“慢放键”。

  在新冠疫情形势下,气管插管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操作。对正常患者而言,身体氧气的储备可为操作留下五六分钟的时间,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氧气交换功能差,身体氧储备少,因此医生需要在120秒内完成所有操作,否则患者的脏器难以承受缺氧状态。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气管插管,对于行动受限的医护人员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挑战。

  进行插管时,面罩上的雾气给操作带来很大难度,唐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南岩东观察镇静药和肌松药起效后,迅速打开患者口腔,聚精会神地将管子探在患者声门口,然后快速插了进去,张海涛马上将软管内的塑料支撑条抽了出来,另一位队员则立即连接呼吸机……整个过程流畅而迅速,团队默契十足,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语言。

3.jpg

  又快又准的操作不仅是为患者争取时间,也为医护人员降低风险。患者气道开放,病毒弥散出来的时间越长,医护人员暴露在病毒中的风险越高,因此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这都是十分高危的120秒,“所以我们要提前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给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必须一次成功。”南岩东说。

  这天,张海涛照常在病房里进行患者监护,房间里十分安静,只有身体的各项机能通过机器上的滴滴声有节奏地发出信号声,此刻,他仿佛能感受到每位患者的呼吸,快节奏的工作忽然“慢”了下来,他却丝毫不敢松懈,双眼在五个患者的监护仪屏幕间来回切换,确保维持心率、呼吸、氧饱、血压各个参数的平稳。

4.jpg

  重症ICU监护室里的患者在病情好转后,还需要转入轻症病房做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因此这里的队员们无法亲自送患者出院,对他们来说,病情尚平稳就是最好的消息。这里的很多患者连接了呼吸机,暂时无法说话,因此队员们也听不到患者一声声的感谢,却始终默默坚守在每个人的身旁。

  ICU,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危重症患者抵抗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ICU,又是一个离希望最近的地方,让大多病患重新获得生的希望。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危重症患者的“守护者”,他们会继续和武汉在一起,重新按下这座城市的播放键。(牛晓程)



来源:华商网

编辑:何媛

相关热词搜索: 火神山 ICU 唐都医院

上一篇:视频|西安南窑头社区上下班回家扫码排队几百米 网友:扎堆太危险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