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患新冠肺炎的焦急、无助心态一起来的还有感动和感恩。24日晚上张磊等在医院的时候,记忆里除了病人的无助,还有医护人员的疲惫。张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天晚上还有在国外的武汉人点了外卖送给医院医护人员,结果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不能吃,就分给了看病的病人。” 2月4日是张磊女儿的生日,还在隔离期的张磊费尽周折才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蛋糕店,社区帮忙去把蛋糕拿回家。转入火神山医院的母亲告诉张磊,年轻的护士帮她端屎端尿,张磊觉得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
正是怀着这种感恩的心态,2月13日,小区招募志愿者张磊决定报名参加。“我是名党员,我妈妈生病的时候很多人都为她付出,社区人员也很关心我们家。”在社区做志愿者,张磊的工作包括为居民采购米面粮油等各类物资,还要为一些有困难的居民上门服务。后来志愿者工作结束的时候,社区为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纪念证书和感谢信,小区居民也在群里纷纷表示感谢,张磊觉得很值得,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有几个居民自发为我们每个志愿者充了一百元的电话费,这证明我们的工作被大家认可,非常感动。”
张磊的母亲同样心怀感恩,住进火神山医院后,在微信里和张磊说,“解放军万岁,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在康复出院后她报名捐献血浆,“我很开心,能够报效祖国。”
张磊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能好好生活下去,但摆在他面前的是另一种挑战。4月8日复工的张磊收入很惨淡,按照往常每年的五一节前也是出行高峰,生意也不错,但对于武汉的出租车司机而言是个例外。尽管生活在慢慢步入正轨,但没有了外地游客,当地人也多是自驾出行,张磊的收入“比以前要差很多,从4月8日至5月2日以来每天净收入在100-200元,以前大概在300多元” 。
5月2日之后的张磊变成失业人员,“车主从2号以后把车收回去了,因为他有朋友失业了,所以优先给朋友开。” 武汉的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签订合同后,因为开不了全天,通常会找一个人代班,分白班和夜班两班倒,张磊是代班司机。“现在失业人很多,都很难,我能理解。”张磊依旧很乐观,但并不容易,“准备逆流而上,想找个门面,开个小早餐店,希望能养活一家人。”
值得欣慰的是,张磊的母亲现在身体很好,在家可以做饭。“5月5日我妈妈收到武昌医院的短信通知,可以去报销住院前的医疗费用。”张磊对记者说。
我心里的石头还没有完全落地
武汉的医院在2020年春天见证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当地的医护人员是最早加入战斗最晚撤出战场的一群人。硝烟散去,他们开始休整,但同时也在时刻准备战斗,因为“心里的石头还没有完全落地”。
王东(化名)是武汉市某医院的肝胆外科大夫,在疫情一线奋战了60余天。一个月过去,武汉各大医院已经逐步恢复正常门诊,但王东和同事心里的石头还没有完全落地,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无症状携带者,存在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