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旁鸟语花香,田野山川瓜果满园,举目四望绿水青山,驻村干部精气十足。近日,记者冒雨来到我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查看省工商联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5月24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省工商联帮扶村由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南巡村调整至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我们以前帮扶的南巡村刚脱贫不久就进行此次调整,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省工商联扶贫工作的高度认可。我会安排了机关3个支部、6个部室,包括所有党组成员在内30名领导干部与李家坪30户贫困户展开“一对一”结对帮扶。去年6月28日,省政府副省长、省工商联主席方光华专程来李家坪村调研走访脱贫攻坚工作,看望驻村干部。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涛多次在党组会、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带头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张志敏在路上介绍,“我们选派的董岩、李天苑两名驻村干部是经过会党组慎重研究决定的,一个是经济部的副部长,经济服务工作经验丰富,一个是办公室的年轻小伙子,工作认真热情高涨。两个人又在潼关搭班驻过村、配合默契,驻村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特别今年疫情期间,两名干部主动返岗,为镇村联系防疫物资,全力配合村两委疫情防控工作,之后又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复工复产,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
在占地近40亩的天麻示范园,李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书能热情洋溢地介绍:“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带动,是多年来李家坪村民无法致富的重要原因。省工商联来我们村后一直积极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去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认真论证,由省工商联协调帮扶资金8万元并引进先进新型种植技术,在村上建立了‘天麻种植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已培育完成4万余袋蜜环菌,收获25万颗天麻果子,播种花粉4000平方米,带动贫困村民11户33人,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为进一步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后,省工商联带领我们村两委和部分贫困户,奔赴宝鸡市、汉中市西乡县等地考察调研赤松茸种植项目。经过认真考察和严格论证,该项目确实可行,我们已经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场地、原料以及带贫模式等已经确定,省工商联投入20万元帮扶资金也已到位,我相信在工商联的帮扶下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我是省工商联帮扶的贫困户郑清海,以前在外务工,离家远、工资低、不稳定,去年年底回家后一直也没有外出。”正在天麻园务工的贫困户郑清海告诉记者,“好在省工商联援建的天麻园2月1日开始复工复产,我们十多个贫困户便来干活。疫情期间,天麻园防控措施非常严格,人员、场地及生产工具每天都进行严格消杀。我每天收入一百多元,还管两顿饭,离家近,收入稳定。”
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幸福感
在天麻园旁边的河上有一座75米的崭新钢架吊桥,桥头上面漆着红红的大字“东岭略钢连心桥”,恰好过桥的村民告诉记者:“我们刘家坝组大部分村民都住在河对面,这座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最早2006年修建的,因时间久远,桥面钢板裂痕严重,铁索松弛,危险的很。省工商联帮扶我们村后,第一时间现场查看,协调东岭集团略阳钢厂对桥进行了全面维修,现在我们河两边一百多户村民过桥的时候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虽然我不是他们工商联直接帮扶的贫困户,但我们全体村民十分感谢省工商联为我们做的好事,会永远记得他们。”
在刘家坝组新修建的入户路边上,贫困户兰静主动向记者说到:“我也是省工商联帮扶的贫困户,帮扶我的工商联领导不仅经常入户关心我们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我发展种植天麻、赤松茸等项目,还特别关注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年初,工商联投资了十五六万元,把我们唐家沟组蜂巢湾到石窖里近1000米的泥土道路修成了水泥路,还搭了一座便桥,让包括我家在内的7户贫困户和周边16户村民再也不用为雨雪天出行头疼了。修路的过程中工商联还通过让我们参与修路的方式,带动我们增加务工收入。”
“消费扶贫”带动产业链发展
经过天麻园和连心桥,记者一行来到李家坪村黑咯咯乌鸡养殖合作社。“略阳乌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李家坪村所在的黑河镇又是略阳乌鸡的发源地,所以全村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几乎所有村民都有养殖乌鸡。但因为我们宣传少、价格高,多年以来乌鸡销售一直是最头疼的问题。”乌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郑小翠高兴地告诉记者,“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来了后,把‘消费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工商联领导与县农业局、经贸局、黑河镇党委政府多次进行座谈专题研究乌鸡销售问题。他们通过‘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邀请会员企业和商会来村上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协助我们制作乌鸡销售微信小程序。除此之外,省工商联还在西安专门举办了‘略阳乌鸡销售推介会’,联合省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省川渝商会、西部企业家商会等30家商(协)会和企业共同发起‘消费扶贫’爱心倡议,让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通过线上线下的努力,现在已经有50多家商会及百余家企业参与到爱心消费扶贫中来,仅乌鸡这一项销售金额就近60万元,还不包括蜂蜜、香菇、木耳等其他土特产品。”
“乌鸡卖得好,虽然我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是我的务工收入也增加更多,其他养殖户收入就更不用说了。”在养殖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蔡明珍难掩心中兴奋之情,“我是省工商联沈书记帮扶的贫困户,他一直很关心我家的生活情况,经常来看望我,每次都送来生活用品。我儿子学校毕业好几年了也没个正经工作,以前一直在镇周边打零工,今年沈书记特意帮助他在西安联系了一份正式的水电工工作,而且找了一名技术好的老师傅专门带他学技术。这才去了几个月我明显感觉孩子身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就放心了,真的十分感激工商联领导对我们的关心。”
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通过走访、和贫困户以及村干部的交谈,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初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物资最紧缺的时候,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为黑河镇政府、镇卫生院和李家坪村筹集到医用口罩3200只、测温枪10把,极大的缓解了医用防护用品短缺的状况。从去年6月份进驻李家坪村以来,省工商联给村上捐赠了7万元用于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通过中国教育资助网对村上义务教育阶段的45户贫困学生及8名应届高考学生进行爱心资助共计10.46万元,并捐赠了台灯、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向李家坪村捐赠办公电脑和彩色打印机各一台;联系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对村上4名贫困户在校大学生进行资助共计7500元;联合陕西省青少年基金会、陕西省文体用品行业协会向黑河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187名学生、38名教职工捐赠学习、办公及生活用品,向特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与两所学校达成长期结对意向,每年向学习优异的学生及工作突出的教师提供奖励;联系陕西省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为村上捐款24100元、捐赠空调两台;联系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医药救助委员会向略阳县百余医护人员发放价值300元医护人员关爱卡。
“我们入驻李家坪村后,用最短的时间遍访了全村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了全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困难,梳理出李家坪村脱贫攻坚急需协调解决的重点问题,列出了帮扶项目清单,制订了帮扶工作手册和精准扶贫项目开发实施方案,确定了消费扶贫、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长短结合的帮扶项目,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稳定推进。”驻村工作队长董岩满怀信心的说道,“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火硝烟,但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农村就是战场,贫困就是敌人。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既有着相对较好的践行初心使命的工作平台,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时代考验,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岗位锻炼的难得机遇,坚定信心毫不动摇,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奋战在扶贫一线,坚决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工作队员李天苑坚定的说:“参与脱贫攻坚驻村扶贫近3年来,我时刻站在贫困群众的立场,学农家话、做农家事,换位思考,帮贫困群众立志向、解难题、谋思路、求发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组织信任我,群众认可我,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唯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不忘初心真扶贫,牢记使命勇担当,不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组织的培养付出。”
李家坪村第一书记鱼跃补充道:“现在脱贫攻坚一线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常态,省工商联两名驻村干部从西安来到略阳,经常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算上往返路途时间回家也就待一两天,他们一直是工作队其他队员学习的榜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工作队长董岩更是克服水土不服引起的长期慢性荨麻疹,坚守在村,既谋划全局,又身先士卒。工作队员李天苑参加工作以来大多数时间都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锻造、奉献青春岁月,给工作队注入新鲜血液。他们已经和李家坪村民融为一体,成为贫困户最亲近的人。”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从2014年开始连续七年被省脱贫攻坚指挥部评为先进集体,省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长期在全国工商联系统中处在第一方阵,多次受到全国工商联和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张志敏表示,近年来省工商联的驻村扶贫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我们没有骄傲自满,依旧满怀热情,充满斗志。特别是今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六稳” “六保”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丹麦领事携蓝罐曲奇、潘多拉开直播,32万拼多多网友拼丹麦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