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华商网童学会的小记者们在秦砖汉瓦博物馆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自己制作的瓦当拓片。
进馆前,小记者们认真聆听了博物馆参观礼仪;在博物馆张小萍老师的引领下,小记者们在一进馆内的汉代建筑屋面前席地而坐,开始了一段了解秦砖汉瓦背后的历史故事之旅。
张老师以通俗易懂、循循善诱的方式,将瓦当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进行讲解,激发了还是小学生的小记者们极大地兴趣。对于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记者们还触摸到了真正的文物——来自汉代的瓦片。
尤其是讲到在西安出土的几套相当完整的“四神瓦当”,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别对应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以及人间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时间和遗址出土的瓦当造型略有区别,但都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瓦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身上蕴含的艺术和文化,对于研究历史更具意义。
在参观绘有文字的瓦当时,小记者们开启了“无奖竞猜”模式,在这一环节,小记者们学会了要用心观察,比如大家都猜错的“家”字,其实是“冢”字,少了一点,含义相去甚远。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张老师还讲述了许多秦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及故事,不少小“历史迷”和老师一起展开了热烈互动和讨论。历史是鲜活的,而这些瓦当,则是站在隐秘的角落中,看着历史一切发生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参观结束后,小记者和部分家长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瓦当拓片制作,看着瓦当上鲜活的图形跃然于纸上,小记者们更加深刻的体验到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与魅力。
满满一下午的体验,让孩子们对于秦汉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秦砖汉瓦”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分期断代的重要实物资料,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作为中华文明传承者的我们,对于这些宝贵的文物,即使不能学习细致到如数家珍,但应该有基础的了解。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也是馆藏瓦当品类和数量最多的“秦砖汉瓦”专题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演绎着千年的历史,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也循着历史的脚步,前往参观体验哦!
编辑:王新源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