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政企资讯 > 正文

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子” 助力鼓起群众“钱袋子”

政企资讯 华商网 2020-09-07 10:16:00
[摘要]自全国首届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以来,石泉县供电分公司迅速落实集团公司和市公司号召,打通帮扶村农副产品销售线上线下渠道,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华商网讯(通讯员 汪厚庭)自全国首届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以来,石泉县供电分公司迅速落实集团公司和市公司号召,打通帮扶村农副产品销售线上线下渠道,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image.png

  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司建立了消费扶贫各项制度保障措施,对接联系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帮扶村签订农副产品销售协议,由合作社代收群众自产农副产品和山货, 再由供电公司通过党员干部职工认购、线上推销、线下代销等方式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群众的销售成本。

image.png

  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号召公司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工作,同时,对于公司职工食堂所消耗的瓜果蔬菜、肉类蛋禽等,一律优先采购帮扶村群众和县辖区困难群众自产的农副产品,公司党员干部除了要当好“消费者”,还要化身义务 “推销员”,公司由党组织牵头负责牵头策划,驻村工作队联合合作社负责产品收购定价,每名党员干部成为了一个个线上+线下的独立销售平台,通过电话、微信自媒体纷纷将帮扶村优质的农副产品展示出去,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加入到消费扶贫队伍中,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

image.png

  扶贫思路打开了,销售渠道拓宽了,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土豆、黄花菜、蜂蜜、土鸡、鸡蛋、山野菜……,原本由于销路问题只能堆在家里的“山野土菜”,转眼就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一份农产品在朋友圈发出去不到几分钟,就会被立刻预定抢购一空,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image.png

  “我们养的这些鸡呀、鸡蛋还有自产的这些农产品,以前每次只能拿到集市去卖,本身价格不高的东西,加上运输、摊点各方面的费用,销售的成本一下就增大了,每次卖一点东西也挣不下几个钱,这下好了,你们统一上门收购,帮助我们销售,我们都不用操啥心,现场就能拿到钱,这个以前真是没有想过的”。村民刘荣芝接过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欧立涛递过来的钱开心的说到。

  近年来,在帮助合一村整体脱离贫困后,石泉县供电分公司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助力帮扶村稳定增收,注资成立了高山果蔬农业合作社、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精品种植、特色养殖,逐步形成了以高山精品黄花菜种植、波尔多山羊、西门塔尔牛养殖为主的特色种养结构,其中,仅高山黄花菜一项今年就收获成品1.5吨,按市场价格测算,仅此一项,就可以实现16万余元的收入,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对接联系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确保每一份农产品变现,切实让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政策红利、发展红利,共同创造富裕美好新生活。


来源:华商网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济增速“三个第一”是如何获得的?——访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远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