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初,杨先生无意间在手机上看到一则关于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药物的广告,好奇的点进去浏览后,跟客服聊了几句,客服不断的夸他们的产品效果很好,可以强身健体,补肾壮阳,很多人用了效果都不错,杨先生被说的有点心动,加上工作压力大,身体也不太好,就问起了价格,客服也是很热心介绍,价格也从九千多谈到八千多再到两千多,杨先生就抱着试试的态度交了200定金,该药邮回来后微信又支付了剩余的2440元。
网购三无药品,服用后浑身无力、尿黄发红、眼睛发黄
此药分口服、泡水喝、泡脚三种,杨先生喝了七天左右,感觉没什么作用,又联系到卖药人张先生,张先生建议加量喝,喝了两天后,杨先生感觉浑身无力、尿黄并发红、眼睛发黄、以为是感冒,结果越来越严重。
杨先生立即停止该药去安康市中心医院检查,住院两三天也未查出病因,又做了肝穿刺,检验结果需半个月才能出来,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杨先生就去了西安西京医院检查,在急诊科挂了三天三夜的药水才有所缓和,当医生问及最近吃了什么药时,杨先生告诉医生最近在吃网上购买的喔巴嘎民族医诊所开的药,医生说是药物性肝中毒,胆红素非常高,建议该药不要再吃,再晚点可能要换人工肝,要花费几十万。过了几天胆红素退了点,杨先生也一直在医院进行保守治疗,但胆红素依然很高。
2019年12月初杨先生出院,医生给开了药,建议3个月后来医院复查,因疫情原因一直在家吃药治疗,今年5月份复查,医生说是彻底好了,然而这一件事让妻子陈女士深受打击,“丈夫当时差点命都没了,前前后后花的有五万多”,陈女士含泪说。
卖药者张先生:要求私了,不要声张,撤销工商局投诉
在医院时,陈女士联系到张先生反映此事,张先生要求私了,并让陈女士不要声张此事,因丈夫杨先生还在住院,陈女士并未答应此事。随后陈女士联系到贵州凯里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让双方私下协商,随后陈女士再联系张先生时,张先生将2440元的买药钱退给了陈女士,陈女士要求对方赔偿丈夫住院所花的五万多的费用,但对方要求陈女士提供是因吃了他们的药才导致药物性肝中毒证据。陈女士去药监局检测,工作人员称药物包装袋上没有药物成分,属于三无产品,无法检测。
药监局:无药品名称、无商标、无成分,属于三无产品,无法检测
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联系到安康药监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杨先生当时拿的是一简易袋子装的药物,呈打开状态,检测要走一定的程序,而包装上也无药品名称、商标、成分,属于三无产品,无法进行检测。
律师:需医院出具何种毒素导致肝中毒,并与药物成分对比检测,看是否有同一种毒素
据彭律师介绍,该药本身就是三无产品,也无须去药监局证明,要证明是否因吃该药引起药物性中毒,需医院出具证明,医院需对血液进行检测,然后进一步对药物进行检测,比对是不是同一种毒素,毒素也会通过胃液吸收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中毒,如今杨先生身体已恢复好,中毒原因很难查清,建议杨先生拿着票据及相关证明,去找生产厂家协调处理。
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联系到贵州凯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万博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了解清楚后再回复,但当记者再次联系他们时,电话再也打不通。而张先生(卖药者)的电话,也就是该药品广告的咨询热线:18985812971也一直处于关机中。
陈女士说道,她也在想办法去证明因何种药物成分导致肝中毒,希望此事报道出去,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
网上购药要注意:
首先要验证网站合法性,看其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有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如果没有,不能和其交易。
其次,要理智对待药品广告,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不能盲目服药,一旦吃错药或药不对症、剂量不足或过量、服用方法不对,都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最后,还要注意不要在网上买处方药。作为个人消费者,在网上购药时,只能购买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非处方药,而处方药必须凭处方才能销售,并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网上购买药品被骗,可以向工商机关投诉,投诉电话12315,如果涉嫌诈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华商记者 柳玲
编辑: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