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国内最高规格体育盛会,及1949年以来陕西承办的最大规模城市盛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对于推动陕西城市发展、城市品质提升、能源配套保障等多个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为确保本次全运会成功举办,并全面展示陕西形象,相应场馆采用了多项高新科技。其中,能源保障方面采用了清洁能源,并于7月竣工了330千伏奥体变电站建设。变电建设及及全运会配套电网供电此次均由陕西电力承担。他们用电力人全情全力的付出与幕后默默的坚守,为全运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电力保障。
“十四运”的清洁能源主要来自陕北风电、光伏基地,通过陕西750千伏骨干电网,源源不断送向运动会各个场馆。“十三五”期间,陕西电网着力打造750千伏“两纵双环”骨干网架。2019年6月,陕西电网建成史上投资数额最高、建设规模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强网工程”陕北—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新建线路1269千米,新增变电容量840万千伏安,实现陕北到关中“两纵”布网新格局。陕北向关中送电能力由230万千瓦提高到650万千瓦,有力地促进了陕北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开发、能源产业升级,以及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2020年6月,随着750千伏宝鸡—(西安)南山—信义II回线建成投运,关中地区“双环”正式形成,也标志着陕西电网750千伏“两纵双环”骨干电网全面建成。这对陕西举办绿色“十四运”形成强大支撑,也为陕西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电力保障是‘十四运’最重要的运行保障,可以说场馆的所有重要功能都需要电力支撑来实现,除了灯光、显示屏外,还包括馆内的地板也离不开电。”站在斗屏下的体育馆中央,记者所见,地面四周预留了许多小孔,“这些是冰场所用的界墙定位。”原来,脚下的这片场地,除可用于举办篮球比赛外,还可以在48小时内通过制冰管道,完成1800平方米的冰场制冰,从而“变身”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冰场。 刘鹏口中滔滔不绝的“奥体之最”,离不开奥体变的一项关键技术支撑——一键顺控”。作为该中心的关键电源点,奥体变是陕西省首个实现“一键顺控”的330千伏变电站。 一键顺控的运用,将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步骤固化到专用后台机算机上,实现了组合电器“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三种状态间的转换操作,只需点击所需操作任务,后台机就可自动完成一系列的设备遥控操作,自动核对操作前后设备运行状态,比传统倒闸操作节省了超过70%的时间。 “‘秒’速操作不只减轻了我们运维人员工作强度那么简单,最关键的还是提高了对变电站电气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王少华说,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原来变电运维人员从接令、写票、验证、复诵、读票等一系列的步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说明。奥体变一条110千伏线路停送电操作,人工操作大概需要40分钟时间,改用一键顺控后,所有项目自动执行,5分钟就可以完成。停送电时间的缩短,也就意味着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