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高新区 > 正文

一网通办、跨区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帮办代办……群众办事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

高新区 高新区 2020-11-17 11:06:24
[摘要]以前,对于上班族来说,去政务大厅办事可能并不是件容易事。要么离办事地点太远,来回跑还不一定一次能办成;要么周内上班没时间去,等下班了大厅却已经关门,怎么也对不上点。如今,在西安高新区,随着一网通办、跨区通办、“5+2”延时办、帮办代办等服务举措的推出,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

  这就是,西安高新政务服务!

  以前,对于上班族来说,去政务大厅办事可能并不是件容易事。要么离办事地点太远,来回跑还不一定一次能办成;要么周内上班没时间去,等下班了大厅却已经关门,怎么也对不上点。如今,在西安高新区,随着一网通办、跨区通办、“5+2”延时办、帮办代办等服务举措的推出,这样的难题迎刃而解,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

  近年来,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努力在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持续优化完善“12+5+N”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下沉政务服务事项等方式,倾力打造企业、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满足了企业、群众“就近办”“身边办”“一次办”“满意办”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62项事项“一站式”办理

  群众少跑腿、快办事、好办事

  “大厅里帮办人员热情指导,免费复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细致、周到,最重要的是半小时就办完了业务。”11月10日,前来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孙女士成功完成工商登记后高兴地说,“在高新区办业务真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共设有综合服务区、便民服务区、企业开办区等共99个办事窗口,可“一站式”办理工商登记、工建项目审批、环保审批、人才服务、社会保障等462项服务事项。大厅内配备有免费打印复印机、工商24小时智能办照机、社保自助查询打印一体机等多种智能终端设备。目前,大厅还实行在线预约排号、无偿帮办代办、“5+2”周末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多元化、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出门办事,到了地方却发现忘带身份证了。这在以前,就只能返回去拿身份证,再重新过来排队办理。而现在,这在西安高新区也不是什么事了。因为,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和下沉服务站点都上线了“人脸识别”系统,忘带身份证只需简单一扫,即可出具身份核验单,无需再来回跑路。

  近年来,随着西安高新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到高新区居住,不动产登记业务也随之不断增加。为此,高新区还在都市之门D座一层单独设立了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记者注意到,办公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的不动产登记大厅内,设有自助查询区、等待区、休息区、母婴室等区域,大厅内大屏幕、饮水机、办事指南等配备齐全。15个业务窗口可为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契税缴纳、公证、公积金等200余项业务,群众只需要来到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就可以实现一厅式业务办理,最快两个小时就能拿证。

  当前,高新区正处在“三次创业”的关键阶段,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为方便企业办事,推进项目加快建设,高新区大力推进工建审批制度改革,并按照“市场开放、竞争有序、执业规范、收费合理、服务高效”的原则,组建了行政审批中介超市。截至目前,中介超市累计为项目提供105次中介服务,业务金额超过4100万元。

  “12+5+N”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方便群众“就近办”“身边办”

  “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镇街。”这是优质营商环境的最好写照,也是群众心中最理想的办事模式,其核心就是满足群众“就近办”“身边办”的需求。

  为了实现群众“就近办”“身边办”这一目标,2019年以来,高新区围绕全市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总体思路,聚焦“便民服务就近化”要求,探索构建了“12+5+N”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即打造12个镇街便民中心、建立5大政务服务站、建立N个便民服务站点),实现服务企业群众“零距离”。

  如今,在高新区丈八、细柳、兴隆等12个镇街的便民服务中心,高新区已下沉127项政务服务事项,包括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生育、就业创业等内容。在创业咖啡街区、软件新城、唐延路等地建设的5大政务服务站,可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人才、社保等100余项业务。在居民区、社区周边等区域,高新区紧紧围绕群众办事需求,打造N个便民服务站点,目前已与农业银行、民生银行、高新医院合作,建成3个便民服务站点。

  “基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站的设立就是为了让群众少跑路,让大家真正在‘家门口’也能办事、好办事。从而有效推动‘最多跑一次’为‘就近跑一次’。”据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高新区,327项审批服务事项可实现集中办理。今年以来,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办件量约6万件,各级政务大厅办件量约190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还在政务服务大厅和各服务站推行“好差评”制度,让每个办事企业和群众都能自愿自主真实评价各窗口服务,确保每个差评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整改,真正做到了根据群众反馈评价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

  “跨区通办”范围不断扩展

  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家住别的区域,工作在高新区,上班途中经过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时顺便办个事,这同样不是难事。

  例如,家住西安高新区的黄先生,他在曲江开设了一家文化公司,要办理税务登记时,他没有前往曲江政务服务大厅,而是在上班经过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时,顺便在这里办完了业务。“高新区推出的两区通办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办完业务的黄先生由衷称赞。

  黄先生所说的“两区通办”服务,是今年以来6月份以来,高新区联合曲江新区推出的一项新服务。这项服务统一了审批流程,突破了传统审批模式,两区窗口服务、证明材料、审批结果也实现了等效互认。目前,除了高新、曲江“两区通办”,这样的两区通办服务,已经延伸到航天基地、长安区、鄠邑区。

  “优化政务服务永远没有终点。”在“两区通办”服务实施的基础上,高新区又进一步深化“跨区通办”领域和范围,面向西安城南片区(雁塔区、曲江新区、航天基地、长安区、鄠邑区)推出了涉及知识产权、公积金、贸易促进相关业务在内的首批53项通办事项。

  “跨区通办”服务的推出,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拉近了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近日,事关群众就近办事的消息再次传来,西安高新区在“两区通办”“城南通办”服务实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跨区通办”领域和范围,联合经开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推出了惠及四个开发区企业、群众的“四区通办”服务。从2020年11月9日起,企业、群众涉及工商注册、纳税服务、公证服务、公积金业务等内容的258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可根据实际在四个开发区选择就近办理。

  “‘跨区通办’举措的落地实施,可有效缓解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往返跑腿”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同时也为加快实现西安推进‘同城通办’积累了实践经验。”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联系企业行政区、开发区持续梳理“四区通办”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不断拓展“跨区通办”事项的深度和广度。

  线上帮办+线下上门办

  积极主动服务为民排忧解难

  “帮办、代办、上门办、预约办”也是西安高新区推出的新机制,旨在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服务,帮助区内企业和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日前,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启动了新版《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换发工作。11月12日上午,工作人员分别前往高新区金叶书报亭、创业书报亭、卫东书报亭及姚红书报亭,为有换证需求的老人、行动不便的店主集中开展“上门换证”服务,现场指导书报亭店主办理许可证换发业务。

  “没想到现在换证也能智能审批了,而且工作人员还主动上门为我办理,高新区的服务太周到了!”高新区金叶书报亭店主赵师傅顺利拿到新版《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后开心地说。

  赵师傅所说的智能审批是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高新区科技资源优势,以高科技赋能智慧政务,在“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智能审批系统中开发上线的“2020年《出版物经营许可证》集中换证”业务模块。该智能审批系统由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联合推出,企业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业务时登录该系统,通过材料准备——信息填写——法定代表人确认——结果确认四个步骤,即可实现“秒批秒办”,全流程仅用时3分钟。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群众工作联系,面对面征询企业意见,倾听群众诉求,零距离开展服务,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局长接待日”工作制度,一般选定在每周二上午,由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为区内企业群众解决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相关智能部门,通过“信息共享、部门联动、业务集成”的方式,推出了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退休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和外国人来华“一件事一次办”等服务。“从提交申请到通知我来领证,仅用了8个工作日,效率太高了。”10月26日下午,西安伍迪并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人事总监,为新聘请的韩国籍专家成功办理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证。这也是高新区第一例外国人来华“一件事”业务。

  当前,高新区政务服务正在从“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升级,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完善“12+5+N”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环境、强化5个政务服务站的审批功能、激发N个便民服务站点的无限可能,全力打造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高新样板。

  (高新融媒记者 杨皓)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来源:高新区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合力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