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陕西省发文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 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赵瑞利 2021-02-23 19:54:12
[摘要]有家长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让家长批改作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等反复提,但是难落实。学校老师称其实大都按照要求在做,这次的要求更为具体,很多时候是家长过于焦虑,建议做好生活上的“幼小衔接”,而非提前报班学习拼音、认字。

  2月23日,陕西省教育厅印发《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南》,提出具体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不得直接或变相要求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1次。

  有家长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让家长批改作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等反复提,但是难落实。学校老师称其实大都按照要求在做,这次的要求更为具体,很多时候是家长过于焦虑,建议做好生活上的“幼小衔接”,而非提前报班学习拼音、认字。

  规定:

  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 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指南要求,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规范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总课时数,不得随意增减各门课程的规定课时,不得随意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尤其要确保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的规定课时。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教育的融合实施。

  注重课程衔接与整合。按照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整体设置要求,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课程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初中一年级注重做好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过渡及“小初衔接”。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强化综合课程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 严禁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严格规范课程教材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明确规定的课程必须使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其它课程必须使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内的教材。学校未开设的地方课程一律不得征订相关科目的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辅材料选用的要求选择教辅材料,所用教辅材料应控制内容容量以避免增加学生负担。严禁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违背自愿原则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严禁不按规定代购以及从代购教辅材料中收取回扣等违规行为。

  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又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特长和发展潜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学相长,鼓励多元对话、倾听学生表达,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

  注重加强课堂教学设计,重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循序渐进,严禁超标教学。

  融合运用课堂教学手段。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本着按需有益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使用的学习类APP纳入统一管理,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课堂上使用。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作业管理制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家庭作业数量和时间的统筹管理,整体调控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切实改进、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减少机械重复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内容,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书面作业与阅读类、听说类等作业相结合,强化实践性作业和探究式作业,灵活采用个人作业、小组作业、集体作业等多种形式。鼓励探索弹性作业、分层作业和跨学科作业,鼓励通过“作业超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个性化作业。

  不得直接或变相要求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1次

  探索建立符合学科特性的作业检查制度,确保教师能够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鼓励教师创新作业检查的形式,灵活交替采用个人自查、小组互查、教师检查等,提高作业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作业评改、反馈的育人功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教师不得直接或变相要求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从严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不得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分班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分班考试。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

  家长:希望反复要求能够真正落实 真正给家长减负

  家长陈女士的孩子在雁塔区某公办小学读二年级,陈女士认为,这些要求一直在反复强调,出发点很好,是为了给孩子和家长减负,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改观。不让家长批改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这些要求其实很难实现。老师看起来是没有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但是阅读打卡作业、口算作业,都需要家长的协助,口算作业最后都成了书面作业。

  “我的孩子上的公办幼儿园,为了顺利入学,一年级前的那个暑假专门报了幼小衔接班。”赵先生的孩子在高新区某民办小学读三年级,赵先生说,即使老师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但当别的孩子已经认了几百个字、写出来的字就像印刷体时,做家长的怎能不急。此次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是否意味着将“幼小衔接”从课外转入课内,如果真是这样,每个孩子都能“零起点”,家长也能真正减负。

  “有的作业虽然不是布置给家长的,但是家长不做不行。”不止一位家长这样吐槽,以寒假作业为例,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并拍摄记录下来、参加一项公益活动……这些作业都得家长协助,有的还沦为了形式主义。“我们班很多孩子都是拿着爸爸的烟头扔到小区或马路上再捡起来,拍张照片交作业。”家长刘女士说,孩子们忙着应付文化课作业都来不及,家长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带着孩子去做公益活动,只好应付着交作业。

  老师:生活上的“幼小衔接”比起学业更为重要

  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她们普遍认为,与其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不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顺利入学,自己完成学习、生活的各项任务。

  莲湖区庆安小学一年级教师马星说,其实学校一直是按照教育部门的这些要求来做的, 一年级的作业以阅读为主,作业布置给孩子,只给家长发作业要求,“这样做可以养成孩子认真听讲、记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马星说,一般来说孩子下午4时30分已经放学,家长6时才能下班,如果等着家长协助做作业,这段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也会让孩子形成依赖。相反,家长代替孩子做了本该属于他的事,孩子就没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马星说,学校一直执行“零起点”教学,针对幼小衔接还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开学前进行新生培训,带着孩子们列队熟悉操场、辨认男女厕所。教学方面也是严格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提前报班没有必要,培养孩子的习惯很重要。”马星说,很多时候其实是家长自己太过焦虑。

  “孩子习惯好了,作业、学习都不是问题。”雁塔区某公办小学一年级教师王老师说,无论是家长批改作业、还是“零起点”教学,都是社会普遍关注、教育部门和学校反复强调过的,公办学校的老师一般都是严格执行的。但也有一些问题比较难克服,比如不用电子设备布置作业,王老师曾经试过,结果发现每次只有那几个习惯好的孩子能记住,其他的孩子都不能正确转述,家长还得回过头来问,倒不如直接在群里说清楚。“我们当老师的也不想下班了还要盯着手机,但是孩子太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王老师认为,与其纠结这些事情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事实证明,那些习惯好的孩子不仅会自己叠被子、洗碗,学习和作业也都不成问题。

  在幼小衔接方面,王老师说,可以看出班里有一部分孩子是上过幼小衔接的,刚入学回答问题时积极性比较高,和没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学校严格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从成绩结果来看区别并不大。

  两位老师都说,本次的要求更为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比如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这一规定,以前没有规定的这么详细,其实老师们教学大都不会依赖PPT,电子屏幕的使用只是为课堂提供更多素材,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课堂的丰富程度。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报社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幼小衔接 家庭作业 批改作业

上一篇:8岁小女孩泡温泉右脚被划伤 星河湾酒店一次性赔付11293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