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社区结合社情民情,创新思路,打造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一网五桥”社区治理机制,“一网”即:社会治理网,“五桥”即:党员先锋桥、生态环保桥、志愿服务桥、平安建设桥、精神文明桥,通过搭建三维立体式社区服务管理机制,使社区社会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灞桥街社区于2001年成立,社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灞桥街社区内共有8个小区,面积广,人口多,居住分散。以前,社区服务是被动的,低效的,粗放的,特别是了解群众需求和输送各类服务的渠道是不通畅的。 将民政、计生、环保、平安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为民服务等各项条块化、网格化业务进行业务、人员、资金整合,实行“多网合一、一网通办”,结合实际将社区合理分割成3个网格,其中网格长1人,由社区书记担任,专职网格员3人,由社区居委会委员担任,兼职网格员22人,由社区干部和各小区楼栋长担任,每个网格平均覆盖户数约1000户,服务覆盖社区每一户居民、暂住户、商户以及网格上的各类事物事件。
把社区各项服务合理“加载”在网格化管理的“线路”上,使得社区能够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在网格化管理的进程中,同时开展多项业务,特别是流动人口摸排、疫情排查、平安建设满意度宣传等需逐门逐户开展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大量时间用于覆盖更多服务项目,提高工作精度和服务水平。同时网格化管理让各项政策的宣传、办理快速达到“网格终端”,问题、反馈迅速回到“网格中枢”,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减弱分散居住的疏离感,增强归属感,进而提高群众满意度。社区网格员在与群众不断接触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够熟悉每一户的家庭基本情况,更能不断了解户内人口近期动向,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甚至于个性特点,继而在工作中,选择差异化的业务重点和方式方法。
华商报记者 马群
编辑:报社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