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浙江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留下感人事迹。80年后,“里斯本丸”号船最后一名幸存者莫利之女维尼致信习近平主席,感念中方救援恩情。8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里斯本丸”号船最后一名幸存者莫利 资料图(来源:BBC)
船被击中后,日军堵死英俘求生路
公开资料显示,“里斯本丸”号是一艘日本船,全长约135米,宽约18米,载重量7152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斯本丸”号被改装成货轮,被日本军方征用。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出发,打算将其运往日本充当劳工。
由于船体武装有大炮,且没有任何战俘标识,“里斯本丸”号途经舟山附近海域时被美军误判为战船,并被后者发射的鱼雷击中,843名英俘遇难,384名英俘被当地渔民舍命救起,英军官兵和英国政府对此深表感激。
在“里斯本丸”号被击中到沉没的20多个小时里,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板和帆布钉死舱门。
莫利年轻时的照片(来源:BBC)
据BBC在2018年对“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莫利的采访,这些英军战俘当时在船上的环境十分恶劣。
时年98岁的莫利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头顶上方的一位士兵生病了,他给我‘冲了个澡’,我几乎是在他的排泄物中游泳。”莫利说,船被鱼雷击中后,他们就在黑暗中坐着,没有水和食物,呼吸困难。
莫利告诉记者,起初,大家还是相信,在船沉没之前,他们会被带下船。但一天一夜后,正如另一名幸存者所说,船就像“喝醉了一样”,突然摇晃起来,“(我们)才意识到,要靠自己逃生。”
舟山渔民舍命救起384名英俘
“当时,有个小伙子,因为他之前是屠夫,所以日本人给了他一把刀。他就用这把刀将木板刺穿,再把帆布都砍掉,最后木板和帆布都松动了,我们就把它们移开,这就是我们逃生的方式。”莫利说。
等到莫利爬上梯子,离开船舱后,船尾已经沉了下去,只剩船头了,“然后(我们)就从船边滑下去,跳进水里,只要能保证离开船就行。”
莫利说,第一批到达甲板的英俘遭到了射击,几名日本士兵向他们开火,其他像莫利这样落入水中的人也遭到了日军的袭击。
“里斯本丸”号船 资料图(来源:维基百科)
有幸存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痛心的是当时有一个梯子突然断裂,导致数十名英国炮兵被困在了船舱,“当船沉没时,有人还听到他们唱着‘到蒂珀雷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危难之际,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舢板在水中捞起了384个奄奄一息的英国战俘,并给他们提供食物、衣物和庇护所。
据新华社8月27日报道,日前,“里斯本丸”号船最后一名幸存者莫利之女维尼致信习近平主席,感念中方救援恩情,坚定支持英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习近平主席在复信幸存者家属时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得益于两国无数友好人士的辛勤付出,中英关系才能不断前进。希望“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继续致力于中英友好,期待更多英国朋友为中英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里斯本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