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2-12-11 18:42:23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12月10日,我国首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飞行状态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第四次试车圆满成功。该型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以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基础,不仅提高了额定工况海平面推力,同时将发动机摇摆装置后置,用最小的摆动实现了推力矢量的变化,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火箭总体构型更加优化。
完成4次累计2100秒试车
12月10日上午,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在抱龙峪试验区完成不下台第4次试车,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本台发动机完成4次累计2100秒试车,单台累计工作时长超8倍任务时间,刷新了此前我国百吨级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2050秒的单台最长试车记录。
固化状态 奠定飞行基础
本台发动机为首台按飞行状态配套产品,需通过长程寿命摸底试车考核验证,肩负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重任,是建立交付产品技术基线的基础。本台发动机为首次配套飞行状态轻质机架、结构布局的产品,试车成功标志着130吨级泵后摆发动机研制进入新阶段,拉开了泵后摆系列发功机由研制转向交付的序幕,坚定了动力系统试车和某型火箭首飞成功的信心,后续研制工作将向着载人高可靠飞行的目标全力冲刺。
极限考核 夯实本质可靠
本台发动机开展了长程工作、极限入口条件、大范围变工况、快速推力调节、极限供电/供气条件等考核,验证了产品适应能力及本质可靠性,通过长程寿命摸底试车验证了薄弱环节治理可靠性提升措施的有效性,表明发动机固有可靠性迈上了“新台阶”。
精益求精 攀登技术高峰
泵后摆系列发动机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发动机性能提升研制,实现仅揺摆推力室进行推力矢量控制的总体布局,使发动机结构紧凑、横向包络小,同等箭径下整体布局紧凑,大幅提高火箭固定箭径可以产生的推力,将火箭面推力提高近80%。11所研制队伍创新应用多项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可靠性增长研制成果,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西发公司研制团队针对新研组件的材料及结构特点,开展了大量工作,突破并应用了常平环、离心轮3D打印成型、涡轮壳体自动焊接、锻件涡轮静子电火花成型、喷嘴磨粒流加工、总装管路自动焊接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并通过30余次试车考核,逐步实现了产品技术状态固化。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