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司法部删减116项证明材料 推进部分公证事项“跨省通办”

社会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7-04 06:49:19

  记者3日从司法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司法部推出证明材料清单管理、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推进部分公证事项“跨省通办”、鼓励各地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等一批公证服务便民惠民措施。

  精简证明材料

  减轻群众办证负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公证机构能够通过主动核查获取的证明材料,或者能够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式获取的证明材料,不再让当事人提供;属于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的材料,坚决砍掉。通过梳理共规范保全、学历、学位、证书(执照)、现场监督、合同(协议)等公证事项33类81项,删减证明材料116项,删减证明达29.3%。比如房屋租赁合同公证,原来需要提供13项证明材料,现在只需要提供4项。

  在提供证明材料方式上,也尽量减轻群众负担,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一些公证事项中涉及的一些辅助性证明材料,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提供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即可。比如放弃继承权声明公证,申请人只需要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财产权利证明的影印件或者复印件,不再要求提供原件。

  推行“最多跑一次”

  提升公证服务水平

  将法律关系明确、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即可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比如,北京“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由最初的52项增加到185项,宁夏“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由最初的70项增加到180项,安徽将107项公证事项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路径是:将公证服务关口前移,对于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可以网上申请、受理、提交材料、缴费等,只在取证时跑一次公证机构;当事人在公证机构提交证明材料的,公证书可以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寄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时限;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减少群众办理公证现场排队等候时间,防止因情况没说明清楚导致群众多跑路。在办理涉外公证中,推动建立公证与领事认证部门协同联办机制,探索开展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缩短公证认证时长。

  创新服务方式

  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

  扩大公证机构执业区域至省级,方便群众、企业选择优质公证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公证”服务,大力推广全国公证处小地图程序,推进中国公证在线平台应用。

  推进部分公证事项“跨省通办”,今年以来全国公证机构共办理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纳税状况“跨省通办”公证事项2.8万余件。遴选295家公证机构与驻外使领馆共同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满足旅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公证服务需求。

  健全价格机制

  有效降低群众办证负担

  进一步完善公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明确划定关系民生的基本公证服务项目清单,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鼓励各地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规定办理单套居民房产继承、遗赠公证事项费用不得超过1万元。指导各地落实价格减免政策,对80岁及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用;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按规定减免公证费用,推动公证服务公平共享。今年以来全国公证机构共办理公益法律服务21万余件,其中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1.1万余件、为服务三农办理减免收费公证1.3万余件。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公证事项

上一篇:胡锡进称今天跑赢了A股涨幅:不敢承受“胡锡进底”的说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