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快到了,我想找到我快40年没见的战友。”在西安打工的甘肃平凉人马生文向华商报反映,想找找自己当兵时的老班长李庆元。
班长挺严肃但大家都想找到他
马生文今年60岁,1982年底应征入伍,1985年退伍。老马说,退伍后自己返回平凉老家务农,最近几年来到西安生活。“儿子在西安工作,老伴帮着带俩孙子,我在汽车店打工。”
7月27日一大早,在打工的地方,老马拿出当年退伍时的合影留念照片,照片上写着“甘肃省委警卫连三班战友分别留念”。
“班上一共12个人,合影的是9个人。”老马对照片上人如数家珍,这个是汉中的常波,这个是西安兵……老马指到照片上前排右二,“这就是我要找的老班长李庆元,西安人”。接着他又指着后排的左二的人,“这个是我”,老马笑了笑,让记者看看自己和当年差别大不大,“我自己感觉变化很大,都不敢认自己了。”老马感叹着时光的流逝,改变的巨大。
当兵三年就是离家三年,部队里战友就是家人。在老马印象里,班长李庆元不苟言笑,挺严肃的人。“当兵最后一年,李庆元当了班长。”虽是同一年入伍,但班长对大家挺严厉,尤其对内务要求严格。班里战士还会在闲时打闹玩笑,他从不参与。如果有人训练时受伤了,他却会很照顾,帮着上药,打饭送回宿舍。
退伍这么多年了,起初大家书信联系,慢慢就失去联系。这几年全连队的人慢慢联系起来,每年都会组织聚会,少的时候六七十人,多的时候上百人。战友微信群中只要一发时间地点,身在各地的老兵就会自发去集合。“四川、山东青岛……今年计划去延安。”老马说,一次聚会中,老连长宋援埃提到,要把连队的人都找到,因为自己在西安,找班长李庆远的任务就落在自己身上。
家在西安生活在河北的班长找到了
老马记着,当兵的时候李庆元给家里写信,邮寄的地址是西安市文艺路新华书店,李庆元母亲在那工作, 他入伍前家在测绘局家属院,退伍后在西安玻璃厂上班,上世纪90年代工厂倒闭下岗,从那后就失去联系。老马去原先玻璃厂所在莲湖区相关单位寻找,无果,眼看着又要到“八一”建军节,他便想着寻求媒体的力量,帮助他们找到班长。
华商报记者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西安市碑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希望通过他们帮老马找到班长。经过一上午的寻找,李庆元找到了。
“记得记得,战友情是最纯洁的,不夹杂任何利益。”华商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已在河北衡水生活十来年的李庆元,他声音中的乡音已经不多,听着记者说起战友的名字,他连连说着记得记得。“我当时是挺严肃,主要是希望三班能在连队里争先。”李庆元很高兴自己的老战友还惦记着他。
下午1点多,老马联系了记者,“我们联系上了,手机视频见了面。”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实习生 张清媛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记者
上一篇:九八六医院与西京、唐都、口腔医院8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下一篇:生鲜灯12月1日起将禁用 记者走访了西安几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