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坐动车被两次提醒“管好小孩” 女作家向12306投诉引热议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07-28 07:20:55

  >>热事

  坐动车被两次提醒“管好小孩”

  女作家向12306投诉

  近日,著名作家苏小懒在乘坐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安静坐着,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此后,她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明了事情,表示感觉被冒犯,明确表态反对区别对待,并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此言论一出引来网友热议。

  孩子安静画画

  家长被特别提醒“别让他乱跑”

  7月25日,苏小懒告诉记者,当天她还未走进车厢,还站在车厢外,乘务员便提醒她管好孩子,别让他乱跑,不要打扰到别人。苏小懒认为,自己什么都还没有做,甚至还未进车厢,乘务员便单独进行提醒,她认为这是一种冒犯。随后自己孩子只是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画画,乘务员又过来提醒了一次,“然后这节车厢所有带孩子的家庭都被单独提醒了。”

  苏小懒表示,不少网友留言称,有些车厢广播还会播报,如果婴幼儿哭闹,请到车厢连接处安抚,“铁路方作为工作人员非常清楚车厢连接处相对危险,有来往的人接热水,且晃动最大,噪音最大,把儿童驱赶到这样的地方去,很容易摔倒发生危险。”苏小懒质疑,“为什么铁路方会专门针对带儿童的家庭进行这种提醒?”

  苏小懒说,当时整个列车车厢都非常吵闹,甚至听不到广播的声音,有的人在打电话,有的人手机开外放,有人在聊天,而乘务员又对所有带儿童出行的家庭进行提醒,这是一种区别对待,是对带儿童出行的家庭的一种歧视。

  苏小懒说已经在12306上进行了投诉。

  铁路部门:乘务员说话方式不对造成误会

  苏小懒在投诉到12306后,铁路工作人员专门打电话进行了沟通。工作人员表示,是乘务员安全宣传不到位、说话方式不对造成误会。工作人员对乘客感受到了不好的乘车体验表达了歉意,表示列车班组会进一步召开分析会讨论这个问题,但也强调“说的广播问题在我们车上没有发现。”

  工作人员解释,对于带儿童乘坐火车出行的家庭,乘务员会进行安全提示,提醒他们在车厢内尽量少走动少跑动,避免磕伤碰伤。

  记者联系到12306广州铁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规定乘务员必须提醒带儿童的家长管好小孩,目前对于带儿童乘坐铁路交通的乘客也没有相应方便政策,“良好的乘车环境是靠广大旅客和铁路方面共同维护的,也建议广大的旅客都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对于苏小懒提到的列车广播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广播方面没有播报让哭闹幼童去车厢连接处哄劝,如果确实在比较吵闹的情况下,乘务员会进行提醒。”

  呼吁大众多些包容

  家长多掌握些育儿技巧

  苏小懒呼吁,确实会有一定自制力的、年纪比较大的儿童吵闹的时候,父母对其纵容,但不能以这种个例就对所有的儿童“一视同仁”,甚至孩子什么都没做就先进行提醒。

  苏小懒以最近媒体报道的“高铁座位二维码可投诉小朋友吵闹”和“三岁半萌娃坐高铁10小时不哭不闹”为例,希望对这类现象进行正向积极引导。她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交通工具管理者发挥作用,张贴宣传关爱未成年的海报、标语,对带儿童出行的家庭,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方法的公共支持,也请大众对出行的婴幼儿家庭有一些包容,不要拿成人的出行文明礼仪来要求婴幼童。

  苏小懒呼吁家长朋友们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多掌握一些育儿技巧,出行时多准备一些玩具、图书,同时也不必过于焦虑。孩子因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她以南航的服务为例提出建议,“他们会在飞机上提供一些拼图贴纸,让大家去拼,只要有儿童的家庭都会发一份,这个就有温度、有方法。” 据上游新闻

  >>锐评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

  别对过去的自己那么苛刻

  一段时间以来,高铁“熊孩子”事件频出。踢座位靠椅、大声喊叫、车厢内踢球,种种行为让“熊孩子”成为众矢之的,也有家长因熊孩子发生冲突。为了制止“熊孩子”的行为,各方都操碎了心,想必乘务员也是在“熊孩子”压力下特别“关照”了带孩子的家庭。

  不可否认,个别“熊孩子”的打闹影响到了乘客的体验;一些“熊家长”的确没尽到管教之责。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是“熊孩子”,所有家长都是“熊家长”;更不能因此把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判定为“熊”,所有家长的照看方式都认定为失责。乘务员在家长还没上车的时候就开始提醒管好孩子,貌似善意的背后,是把个别人的问题推演到其他人头上,让每个带孩子的家庭都沦为被防范的对象。由点及面的未雨绸缪可以理解,但以偏概全地泛化打击着实不该。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成年人的“熊观念”。前不久,有网友称一高铁广播反复提醒婴幼儿哭闹需要去车厢连接处,甚至只要有哼唧声就要带离。结果10个小时的旅程,有家长绝大多数时间都抱着孩子在车厢连接处度过。过度“关照”,不断拉低“熊”的标准,可能让不“熊”的孩子遭遇不应有的冷眼。多少家庭因为带孩子坐高铁谨小慎微、担惊受怕,仿佛低人一等。长此以往,难道不会引发更多争议,激发更多矛盾?

  如果连画画都要提醒,连哼唧都要带离,到底是孩子太顽皮,还是成人太矫情,甚或社会的包容度太低?

  孩子坐高铁,家长有责任管教,这是对乘客的尊重,对高铁秩序的维护。同时,社会也该对孩子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过度“关照”。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别对过去的自己那么苛刻。 据北京日报

  “熊孩子”“厌童症”

  这是两个糟糕的标签

  近期,关于车厢里孩子吵闹的新闻不断,之前舆论往往归咎于“熊家长不管”,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很多5岁儿童以下乃至婴幼儿,本身就没有发育出完善的自控力,在高铁的封闭空间里很容易失控、大哭大闹,这不是“熊家长”放纵不管的问题。但是,这些带婴幼儿出门的家长却遭遇了苛待,甚至一不留神就成了“熊孩子”新闻的主角,因而战战兢兢。

  “熊孩子”的帽子太大,如果不区分孩子的年龄、具体场景等等,很容易就遮盖了真问题:有的是家长的监管失职,有的是对儿童的不宽容乃至敌视的情绪,有的是因为公共服务设施对儿童不够友好。

  目前,苏小懒的微博成了带婴幼儿出行家长的“诉苦大会”。有的家长投稿称,自己八个月大的小宝宝,因为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声音,就被乘客质疑“太吵”。有的称,小孩子1岁多,哭了正在哄,乘务员就让去连接处了……还有一些车厢广播里频繁广播“如果孩子哭闹,请带到车厢连接处”。

  关于“喧闹的车厢”的讨论,已经保持高热很久了,其实问题不仅在车厢里,背后是公共场所属于谁、如何构建生育友好社会等严肃话题,特别是“厌童症”的概念被提炼出来之后,更是加剧了舆论场的分化。有观点认为,“厌童症”本身就是一种话语陷阱;也有观点认为,在“秩序”“公德”的外衣之下,包裹着对儿童的戾气、对生育的厌恶,却被当成流量密码。

  如果一方秉持着“我在车厢里绝对不能被打扰”的偏执,另一方自带“我孩子还小”的滤镜,那么舆论场就只有撕裂和对抗;如果一方把“你的孩子关我什么事”的冷漠当成权利,另一方坚持“我的孩子就是全世界”,那么口水只会制造口水,而不是产生进步。

  放下偏执和成见,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带着一岁的孩子出门,动辄就被请去颠簸的车厢连接处,是不是会意难平?想一想,自己出差累得精疲力竭,本想在车厢里眯一会儿,却被吵闹声逼到崩溃,又会怎么反应?

  “喧闹的车厢”的讨论热了这么久,对立和撕裂肯定不是解决方案。“熊孩子”是一个糟糕的标签,让婴幼儿家长背负了不能承受之重,动辄引爆网络狂欢。“厌童症”哪怕是一个伪概念,也应足够警惕,不能打开“潘朵拉的魔盒”。解决之道还在于全社会共同探索建设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多想办法,少搞对立。 据澎湃新闻

  “厌童”这顶“帽子”

  不能随意扣人头上

  互联网将不同群体间的观念差异放大,人们相互理解的成本不断增加。“厌童”这顶“帽子”,不能随意给网友扣上。

  “厌童”本质上是对儿童的抗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网友们都会抗拒。网友们抵触的只是那些在公共场合不尊重他人、不遵守道德秩序的儿童,而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

  儿童不遵守道德秩序,大吵大闹,归根结底,是家长的不作为。倘若家长在吵闹发生的第一时间小声提醒,或认真告诫,人们也能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如果交涉得不到合理的回应,也大可以向周围人解释清楚,而不应该“两耳不闻身边事”。对儿童而言,家长无疑是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家长们不妨多加教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这样,也能减少一些冲突。

  随意给网友扣上“厌童症”的帽子,这样的“确诊”方式不可取。对许多网友而言,生活中尽管还未为人父母,但对儿童,却普遍抱有宽容、喜爱的心理。不应让这份宽容异化为抗拒,也不应随意将“厌童”这顶帽子随意扣上他人头顶。

  维护规则不能单挑弱者出手

  有些人说,自己得了“厌童症”。那么,你会讨厌有人在车厢里打电话高谈阔论吗?你会讨厌有人用手机外放看视频吗?你会讨厌有人道德绑架自己让座吗?

  很多人讨厌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一切让人感到不适的不文明行为,只不过小孩甚至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行为、情绪无法像成人一样自控,就引发了更多的偏见。很多时候、一些人只敢将矛头引向孩童——试想,大声喧哗的是纹身花臂彪形大汉,有多少人还会像对孩童和家长“出手”一样,直言不讳地制止?

  我们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或是维持公共场合的规则,不能只挑弱者“出手”。“厌童症”这件事,板子要打在“熊孩子”和“熊家长”身上,也要打在一些人内心的懦弱和戾气上。而对于只是正常发出声音、与同行人互动的孩童或婴幼儿,我们更应该多一些同理心,想想自己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想想自己若是当事人,该如何自处?

  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忍让,但也绝不能稍有不称心就急着撇干净、划界线,与另外的群体站在对立面。但愿随着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社会管理的细化,我们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 综合

  >>结语

  浅浅搁置几组词

  看看其中勾勒出的小孩与人群关系

  A.孩子&家长

  放任——教导

  闹腾——控制

  纵容——讲理

  B.他人&小孩

  厌烦——理解

  戾气——包容

  旁观——帮助

  当不同的人群与小孩间的关系与情绪都选择左边的词语时,势必造成行为的无边界和情绪的崩塌,火花四溅的戾气不和谐一触即发。

  建立儿童友好、母婴友好的社会空间,它并不单纯依靠其他社会成员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更需要一个包容、便利的育儿环境。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杭州第19届亚运会集体项目抽签结果出炉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