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凤阳明中都鼓楼去年3月完成修缮 耗资341万

来源:扬子晚报 时间:2025-05-21 09:20:57 编辑:宁姝媛 作者: 版权声明

  5月19日,安徽凤阳明中都鼓楼发生部分瓦片脱落情况,当天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通报称,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5月20日,扬子晚报 / 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脱落区域为2024年3月才完成修缮部分,距工程竣工仅过去14个月。这一情况引发当地居民质疑:耗资341万元(合同结算金额290.23万元)的修缮工程为何如此“短命”?

安徽凤阳明中都鼓楼发生部分瓦片脱落情况

   目击者回忆惊心时刻:早半小时或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5月20日,记者在现场采访到多位目击者。一位居民回忆,19日18时20分许,她正在鼓楼东侧广场休息,突然听到 “轰隆一声巨响”,鼓楼顶部部分瓦片开始大面积脱落,持续约1-2分钟,当时因为距离脱落发生位置较远,她并未受伤。

  随后,该市民向记者展示了当时拍摄的现场视频,画面显示,脱落区域集中在楼宇重檐歇山顶部分,一开始为零星掉落,随后演变为大面积滑落,同时伴随大量烟尘。

  记者从视频中看到,当时鼓楼城墙下方有数十位居民,有的正带着小朋友在玩耍,看到瓦片掉落后,大家迅速向外围撤离。

  另据一位当时在鼓楼下方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介绍,现场没有看到有人受伤,仅有一位大妈被零星碎石砸到。"她刚开始被一块落石砸到肩膀,还以为是麻雀,后来发现是瓦片,才慌忙离开了城楼区域。"该环卫工人还透露,鼓楼城墙下每天下午3点至5点、晚上7点至9点为人员密集时段,“下午有人唱戏,好多人会围在下面听戏,到了晚上附近的居民都会聚在广场上跳广场舞”,该环卫工人告诉记者,瓦片脱落时,恰好是居民用餐时间,“要是早半小时或晚半小时,后果真不敢想。”

  事发后,当地政府部门连夜在鼓楼周围加装了围挡,记者在现场看到,围挡上张贴着醒目的安全提醒:"鼓楼屋顶瓦片脱落,为保安全请勿靠近"。同时,记者注意到,目前鼓楼周边已部署大量民警、特警、交警及社区志愿者维持秩序。一位执勤交警表示,因围挡对部分路段交通造成影响,凤阳交警已调配200余名警力疏导周边交通。


       工程概况

  180天工期+ 341万投入 竣工14个月后“返工”引质疑

  记者在居民提供的工程概况图中看到,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工程信息如下:建设单位为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豫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山东智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工程工期180日历天,合同金额341.2万元,建筑面积1490㎡,2023年9月11日开工,2024年3月10日竣工。

  当地居民指出,修缮工程仅竣工14个月便出现问题,与明代台基历经600年风雨仍稳固形成鲜明对比。“180天工期、341.2万元投入,为何这么快就出问题?” 公众质疑声此起彼伏。

  针对质疑,记者致电当地政府部门,凤阳县委宣传部回应称正在开展调查,具体以官方通报为准。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20日上午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2023年5月,当地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鼓楼楼宇维修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023年9月进场施工,2024年3月竣工验收。

  记者在网上查询到一份《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履约信息》,时间为2024年3月18日,发布部门为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体名称为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交易项目名称为凤阳县明中都鼓楼楼宇维修,合同金额为3412057.080000元,合同结算金额为2902300.000000元。

  据公开信息显示,施工单位确系上述公司,网传“300万招标”实为当时鼓楼的修缮费用,主要用于瓦片、檩条以及二楼木栏杆的修缮,增加防水层、钢筋网、水泥砂浆层等,还包括脚手架搭建等花费。

  当日,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德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气象部门监测,昨天一天的温差高达20℃(最低17℃/最高37℃),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当然,不知道是否和这个因素有关,我们把这条信息也反映给了专家组。”


       事发现场

  鼓楼上部楼宇为 “假古董” 修缮工程合规性存疑

  记者调查发现,明中都鼓楼位于凤阳县老城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于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部分已毁于清咸丰三年,现楼宇为1995年建设。针对文物损毁情况,记者尝试联系当地文旅部门及文物局,截至发稿前,暂未回应。

  不过记者发现,据央视网从文物部门了解到,现楼宇并非文物,而是1995年未经批复违规复建的 “假古董”,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事发鼓楼距工程竣工仅过去14个月

  但是,在楼宇下面,砖石结构的城台部分,则是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城台上面进行施工的楼宇复建项目至少需要通过省级文物部门和国家文物局的双重批复,但实际情况是,1995年相关报批手续在安徽省文物局就未获得批准,属于违规建筑。

  事件发生后,凤阳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调查组,责令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赶赴现场,并邀请古建筑专家介入。同时,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安徽省文物局已组成专班,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事故原因。

  20日下午16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围挡内有部分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无人机对损毁楼宇进行现场勘测。记者从当地宣传部门了解到,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目前正在接受调查,同时涉及到的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建设局等政府部门也将配合调查,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查实相关问题将追责。

  对于后续调查结果及处理情况,扬子晚报记者将持续跟踪事件进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马斌

  校对 王丽丽



来源:扬子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