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它世界|“抱着冬瓜睡觉”能降温?专家:不适合所有人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7-16 07:38:31 编辑:张佳萌 作者: 版权声明

  mOWrIJIl4jR01PkR.jpg

最近网上多地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还有专家出来解释,冬瓜的确能降温,但不适合所有人。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冬瓜——古人常说的夏天的第一个瓜!

  冬瓜含水量能达到96%左右

  最大能长到上百斤

1185871.jpg

  古人常将藤蔓上结的果实都叫瓜,和西瓜、南瓜、黄瓜这些外来的瓜不同,冬瓜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瓜。可追溯到中国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种植冬瓜。冬瓜之所以被称为“冬瓜”,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耐贮性,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长时间保持新鲜,不会轻易腐烂。在古代,特别是在没有现代冷藏技术的年代,冬瓜能够在秋季收获后保存至冬季食用,因此得名“冬瓜”。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冬瓜的贮存特性,也反映了古人对食物保存技术的智慧。

1185872.jpg

  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含水量很高,大概能达到96%左右,最大能长到上百斤。南宋·郑清之《冬瓜》诗云:“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里能容数百人。”虽说诗歌有些夸张,但却写出了冬瓜果实巨大的特点。冬瓜的薄壁细胞就像充满水的气球,在膨大期可以快速扩张;维管束又像高效的物流网络,能支撑这种扩张,所以能长得很大。

1185870.jpg

  冬瓜非常耐储藏,在适宜条件下(阴凉干燥处)可贮藏3-6个月,甚至更久,首先它的“白霜”是它的天然保护膜,能阻挡微生物入侵,减少水分蒸发;其次它的皮下浅层组织木质化,硬度堪比木板,抗压防撞;第三,成熟冬瓜呼吸速率低,消耗养分慢,几乎不释放催熟激素,延缓自身衰老;第四,果皮含天然抗菌成分,水分又被锁在坚固的纤维素网络中,不易流失,而中空髓腔极小,减少了内部腐败空间。

  最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称冬瓜为“水芝”,那时就有了种植冬瓜的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冬瓜可以在十月播种。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广泛种植冬瓜。到了宋代以后,关于冬瓜的记载就逐渐增多,可见当时冬瓜已经广泛种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六七月开黄花,结实大者径尺余,长三四尺,嫩时绿色有毛,老则苍色有粉,其皮坚厚,其肉肥白,其瓤谓之瓜练,自虚如絮,可以浣练衣服,其子谓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后取之,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

1185873.jpg

  冬瓜能和许多食材融为一体

  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

  很多人喜欢冬瓜,是因为它的清淡,冬瓜的清淡可以到无味的境界,能很好地和许多食材融为一体。民间有个歇后语叫“蘸雪吃冬瓜——淡而无味”。水分十足的冬瓜除了可以炖汤外,还可以做成蜜饯和酱菜。因为冬瓜无渣,成了蜜饯的很好原材料。带有一层白霜的冬瓜糖,是冬天里清咽利喉的好东西。

  中国的冬瓜品种繁多,这些品种根据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口感等特点而有所区分,适应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饮食偏好。北方地区常见的有“大白冬瓜”,果实巨大,单个重量可达数十公斤,果皮洁白,肉质厚实,口感细腻;而南方地区则有“小冬瓜”或“珍珠冬瓜”,体型相对较小,但果肉同样紧实,适合家庭食用。此外,还有“粉皮冬瓜”,其果皮呈淡粉色,肉质较为松软,适合做汤;“青皮冬瓜”则果皮为青绿色,肉质紧实,耐贮存,适合长途运输。此外,还有“黑皮冬瓜”“灰皮冬瓜”“花皮冬瓜”等,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外观和口感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冬瓜多样化的需求。

1185874.jpg

  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内部还含有十分丰富的植物纤维,这种物质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排泄,排出毒素。另外,冬瓜还有许多妙用。古方中有一味“悦泽方”就是用冬瓜子五两配以桃花四两、白杨皮二两制成,可以增白肌肤,美容养颜。冬瓜瓤被称为“瓜练”,可以“洗面澡身,去黑渍,令人悦泽白皙”,捣烂滤汁敷面,可以做面霜用。冬瓜还可以减肥,李时珍说:“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以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

  总之,你现在是不是对冬瓜有了新的了解,快去买来吃一吃吧。 王青/文 栏目策划/宁峰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