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钢铁骨架”地上驰骋 到“大国重器”空中翱翔|聚焦硬科技 一览西安制造高质量发展图谱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5-09-28 15:40:50 编辑:方正 作者:张秋 版权声明

  9月26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如期展开,当天,媒体采访团深入探访了陕建机股份、陕汽、三角防务、中科天地四家代表性企业一线。这是一次对西安工业经济“脊梁”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触摸。行走其间,一幅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清晰勾勒出西安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以及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坚定步伐。

3426bfe1f002a51611b551e396f72193.jpg

  筑牢根基:传统制造的“智”变与“出海”

  活动首站走进了陕建机股份,作为我国工程机械创业时期八个主要制造厂及全国五大金属结构厂之一,专业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安拆和维修业务,规模位居国内工程机械服务行业前列,是从进场安装、现场操作、设备维修到拆卸离场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新产品开发领域,企业深研中亚市场施工特点,完成SUM6200C、SUM7200C+、SUM8200C三款摊铺机开发,不断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实现新突破。立足领先技术储备,完成STC2850塔机阶段性预研开发工作,大型塔式起重机平稳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开辟国内塔机机电系统动态响应与智能控制的先河。通过数智化提升,完成摊铺机新电控系统研发、STC350塔机电控系统迭代升级,让设备操作便捷度、舒适度持续提升,实现数智管控平台技术的对外产业化应用。全年获得授权专利90件,其中《塔式起重机再制造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弥补了国内塔机再制造行业标准空白。

  企业在稳固国内市场积基础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开辟以东南亚、中亚市场为核心,逐步辐射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业务开拓路径。全年达成2024-2025年海外意向订单150台,已签订摊铺机协议订单124台,全年发货38台。 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奥运鸟巢体育场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京沪高速、合宁高铁、马尔代夫马累国际机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十四运奥体中心场馆道路等诸多国家标志性工程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滚滚车轮:从中国品牌到世界标杆的飞跃

  从支撑国家建设的“钢铁骨架”到驱动现代物流的“滚滚车轮”,采访团的视线从陕建机股份转向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的领军者——陕汽。

  在产品创新方面,陕汽持续推动产品“迈向高端”,坚持技术革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自“一带一路”提出至今,陕汽的产品已经从F2000、F3000系列,发展到如今的X5000、X6000高端智能重卡,达到了与欧洲卡车品牌同台竞技的水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从“驶出国门”到“奔向远方”,陕汽一步一个脚印,让高水平对外开放赋予高质量发展更大的动能。目前,陕汽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南非、摩洛哥等17个国家落地KD业务,SHACMAN布局全球150余个国家,设有40个海外办事机构,销售、服务、配件网点实现全面覆盖。陕汽年出口销量跃升至6万辆,在中国重卡出口行业中,出口量、出口额和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为给全球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陕汽在构建全球营销、服务网络等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加大资源投入,探索建立了“SHACMAN-X”中心,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销售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及响应速度不断提升。如今SHACMAN已成为海外客户,以及中资企业海外工程用车的标杆品牌。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海外市场日趋重要的大背景下,陕汽通过前瞻性布局,不断推动产品和海外服务的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朝着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断迈进。

  擎动苍穹:从核心锻件到“飞行大脑”的硬核支撑

  走进三角防务,巨大的模锻液压机令人震撼。该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大型锻件产品的研制、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大型飞机(包括军用运输机、民用客机)机身结构件和发动机大型锻件的核心供应商。三角防务拥有强大的科研平台,建有“陕西航空大型部件锻压工程中心”和“西安市难变形材料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国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c0293d00142025c479046985e192eb48.jpg

  “我们建有3万吨等温模锻液压机、4万吨模锻液压机,目前即将建设12.5万吨模锻液压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航空锻造企业。”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鹏对记者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国重器”背后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随后,采访团一行将视角对准了作为同样是航空领域的中科天地,将观察的视角引向了更为精密的“神经中枢”领域。这家企业拥有系列微电路模块设计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构建了完整、配套、先进、成熟的研发、生产、检验、试验产业链。

  同时,中科天地专注于航空航天级电源模块等高端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其产品虽小,却如同飞机的“心脏起搏器”和“神经节点”,为飞行控制系统、航电系统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转换与管理。在万级洁净车间内,有序的贴装、焊接、检测设备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国产化方面领先布局,拥有从原材料到产品的100%国产化解决方案,满足核心装备自主可控的要求。”陕西中科天地航空模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卓表示。

  本次媒体行采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西安工业“硬核”实力的实地检阅,更是一次对未来发展信心的强力提振。陕建机股份的坚实、陕汽的奋进、三角防务的专精、中科天地的尖端,共同汇聚成西安先进制造业奔腾向前的磅礴力量。站在“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服务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起点上,依托深厚的工业底蕴、丰富的科创资源,西安正以其独特的“硬科技”风格,在制造业版图上,刻下愈发清晰的“西安印记”,谱写着一曲古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乐章。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秋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