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一种混合着铁锈、腥臭与硫磺的味道。
不过,在你脱完衣服,踩住踏板,热水汩汩而下后,一切气味都将消失。
这里是对外开放的浴室,北方人叫它澡堂子。
澡堂子,不同于现在满大街都是的洗浴中心,在澡堂子,没有准备好的洗发水、沐浴露,一切都得你提着澡篮子带过去。当然,一定别忘了带搓澡巾,因为去澡堂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干净。
只是如今,变干净的方式越来越多,燃气,电热水器,变干净在家里就能解决。洗浴的目的也不再单单是为了变干净。
所以,洗浴中心越来越多,澡堂子倒越来越落寞。

大学毕业后,我和舍友们合租了长安区的一处老式单元楼,无供暖,家里装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这里的多数住户都是,夏天还行,冬天就够呛,楼下的一处澡堂子得以存活,而这个季节正是它的旺季。
其实,我对澡堂并不陌生,毕竟以前在学校也是公共浴室,很多南方的同学初来西安,对几十号人赤条条的的挤在一块颇为忌惮,不过,雾气之中,谁又去管你是你,不是她呢。
真正对澡堂的有所理解的却是在这租住地的澡堂,洗澡6元,另还有其他服务项目,比如,搓背、推盐….
搓背其实应该是叫搓全身,先自己淋会觉得泡的差不错,叫来搓背的人。一躺就开始了。
一间屋子,四周都是淋浴的喷头,中间会放一张长条型的桌子,四周的人在淋浴,而要搓背的人,就那么的,躺在中间的桌子上,开始搓。
雾气充斥下,有时恍惚间会有种桌上人,待宰的感觉。

不过,这种幻觉会被她们的对话打破,毕竟,洗澡是件相当无聊的事情,搓背会由脖子开始,搓到脚结束,而她们的谈话却不固定,每次都有新鲜话题,我不会让别人搓背,却喜欢听他们讲话。
这一次,那个搓背的女人谈起她的老家,她来自西南的一个省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每帮人搓一次背是4块钱。
夹杂着,她们也会谈谈最近的新闻,单独二胎对她们没什么影响,在她们老家那本来就可以生第二个,她就有两个孩子,不过,她的姐姐却宁愿只要一个。当她问清被搓背的人只有一个小孩时,还会鼓励。
“这个大了,那过几年你们可以再生一个嘛,一个娃儿还是不行”。
说到高兴处,她还会给搓背的对象出出主意。
对于一个中年人为主的小区澡堂,有两种人不需要别人替她搓背。
一种是由妈妈带着的3、4岁的小孩,一种是妈妈跟带着的十四五岁的小孩。

那个今年夏天刚上幼儿园的小男孩,跟着他的妈妈一同来了,是的,小男孩进女浴室洗澡,没人对这种行为,表示过怀疑,他们自带的浴盆,小孩大声的尖叫,这种尖叫会在妈妈给他们搓澡时,到达最大声。
当你听着他的尖叫,很难想象,再过10年左右,同样是跟这妈妈来洗澡,但却变得如此沉默,就像那个看起来14、5岁,跟着她妈妈一起来洗澡的姑娘一样。
姑娘话不多,也许10多年前,她也坐在妈妈带来的浴盆里洗澡,也是一样的尖叫、多语,只是,大了,沉默了。
有大孩子一起洗,省去了叫外人来付费搓背,母亲给女儿搓时,胳膊、脖子都一并搓了,换到女儿给妈妈搓,却舍不得离去她的淋浴,站在下面,让妈妈过来,站在前面,三下五除二,完了。
我也该洗完了,裹上浴巾,走到更衣室,又是那种混合的——属于北方澡堂子的味道。
《长安外传》系掌上西安原创栏目,通过文字品味陕西。更新时间为每周周二和周四,一周两期。欢迎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