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新闻编辑部有一群闷骚小编。
人事招聘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照着“不闷骚不接收”的标准招的人,来来去去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闷骚+神经质”。萌不萌的不知道,二不二是常有的事。以下,就是这群小编们隔三差五遇上的事——如果你有生之年曾萌生过要当编辑,或娶个女编辑,嫁个男编辑,那请详读,别错过——不是每次走岔路都有好心人拉你回正途。
【第伍拾陆期】:陕北人都是“爱克斯族”?
作为一个陕北人,本编被编辑部的小伙伴们嘲笑坏了。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嗨,大河,今天坐公交来上班的吗?”
“不是啊,不差钱啊,坐了ben ben。”
“哈哈哈,ben ben是什么鬼?是beng beng(蹦蹦)吧!”
“呃啊……”
对话结束了。

类似的剧情每天都会上演,什么春天,岳云鹏,滚动……都成了本编的雷区,时间久了搞的精神紧张,腰酸背疼腿抽筋,不能愉快的说普通话了呢。
虽然我那些“热情友好善良”的小伙伴也想帮助我成功走出前后鼻音不分的阴影,可是积习难改+心理障碍,想来这辈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P.S.每次想到我所能带给他们的独一无二的乐趣,也就罢了,人活着能造福群众总是好事。本编觉悟真高哇,崇拜自己。
话说,陕北人前后鼻音不分是独有寡人一个吗?看!

看来大家都很困扰啊。
有人把前后鼻音不分的人称为:“爱克斯族”。
在无所不知的“知乎”上,有人这样解释:
“设标准前鼻音发音位置为A,标准后鼻音发音位置为B,爱克斯族前鼻音发音位置为A1,爱克斯族后鼻音发音位置为B1,则A1与B1重合,且通常位于A和B中间某处。
爱克斯族既不是正好念反,也不是全部念前鼻音或者后鼻音,而是不能区分A与B。
发音时自己不能区分,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原因是他们听的时候就分不清。在他们的听觉系统里,从A到A1-B1(同一位置)到B,通通在一个位置,他们不能听出别人的区别,自然也就无法习得正确发音。
在能区分清楚的人听来,爱克斯族说前鼻音是在A1-B1位置,因为不是A,判为发音错误,爱克斯族说后鼻音时位置依然为A1-B1,不是B,仍然判发音错误。”
结论大概就是说,之所以说不清,是因为听不清;发音系统可能有问题,但听觉系统是肯定有问题的。嘤嘤嘤,好想哭的赶脚。

当然在因发音问题被嘲笑的路上,陕北人民并不寂寞。本编上大学那会儿,有个姑娘是湖南的,分不清N和L。
老师:你叫什么啊?
她:我叫丁ning。
老师:丁宁啊。
她:不是丁宁,是丁ning。
老师:丁宁?
丁姐抓狂中……
所以你猜她叫什么?bingo,就是叫丁玲。丁宁丁玲ning、ling不分。在云南有些地方chuan、chuang不分,是上船呢,还是上床呢?听的时候一定要联合语境来看。
其实前鼻音后鼻音重要么,姐不去播新闻,也不教小孩说普通话,听得懂就行咯。友情提示:下次再嘲笑姐的发音,小心姐……默默垂泪。友尽。
不知道看这期编辑部的盆友有没有陕北老乡呢,我们来愉快的读一段话吧,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