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在论坛上讲话
本报记者 蔡京瑞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彪)
丝绸之路申遗将成为
西安大幅度提升和充分兑现城市价值的重大机遇。昨日上午,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开幕,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快了西安丝路申遗的步伐。
研讨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主办,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森以及来自10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出席会议,探讨丝绸之路申遗的有关事宜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原则、技术等问题。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将丝绸之路作为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同世界各国遗产一起作为整体遗产申遗,是目前最符合各国利益的做法,这样就可以有效整合丝路文化资源,形成行之有效的遗产保护办法。
作为有着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中国城市,西安仅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一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与西安文物资源大市的地位不太相称。因此,这次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给西安带来了难得机遇。
专家指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疑对西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果西安此次涉及的6处14个文物点申报成功,将会使西安列入世界遗产清单的数量大大增加,极大提高西安在全世界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丝绸之路申遗是西安大幅度提升和充分兑现城市价值的重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