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国媒体关于三峡工程影响当地生态的报道,中国政府昨日给予正面回应。
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表示,“三峡工程资金使用安全有效”,而且“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
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昨日公布的《
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情况》报告,按1993年价格折算,截至2007年9月,三峡工程已完成静态投资1153.47亿元,占国家批准概算的92%。
“三峡工程的资金使用是安全有效的。”汪啸风说。
汪啸风透露:“目前国务院批准的移民资金为529亿元。”他同时承认,从审计报告披露的情况看,在500多亿移民资金中有2.89亿是违规的,大约占0.5%的水平。
“这种违规不是进了个人口袋,像2.89亿中有2亿以上是属于不按计划超规模使用,用途还是恰当的,就是规模扩大了。”汪啸风说。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断有消息称,三峡工程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汪啸风对此回应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
他举例说,三峡工程蓄水后防洪作用大大发挥,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尤其是通过控制洪水流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和枯水期补水增加下泄流量,对改善长江中游河道及航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峡工程2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称,外国媒体将三峡工程形容为“妖魔”、“炸弹”、“一库酱油”,这是对三峡工程的“妖魔化”。
在谈到未来三峡工程的环保资金需求与安排时,汪啸风透露,国务院三峡办正在着力推进“7+1”专项计划,即:7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试点示范项目(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库岸带生态屏障区建设,农村截污,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1个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效能评估专项。
“资金来源国务院已经作出了安排,是在现在建设期间生态环境建设的预算之内。因为目前是一个局部的试验示范,资金不会消耗很多,而且今后若要扩大推广,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而且这个量逐渐会增加。”汪啸风说。章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