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本报记者 赵航 摄 |

|
机场站坪效果图 |

|
扩建后航站楼全景效果图
|
昨日上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陕西省副省长洪峰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此次扩建工程将新建第二条跑道,第三座航站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72.92亿元,2011年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之后的第四个双跑道独立运行的机场,可供目前世界最大机型A380跨洲际飞行。
迈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扩建势在必行
此次扩建工程在机场不停航的条件下进行
昨日的奠基仪式上,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表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以往的生产运营中发挥了其区域枢纽机场的作用,为西部地区区域航线网络的建设以及支线航空市场的培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全国航空发展最为活跃的西部地区之一。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机场的硬件设施保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机场二期扩建开工不仅是急需的,更是必须的”。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表示,咸阳机场二期扩建之后,机场客货容量将成倍增加。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区域性枢纽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会更加明显,对于大大提升我省交通基础设计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快陕西对外开放步伐,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强调,此次扩建工程是在机场不停航的条件下进行的,机场方面必须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如期竣工。
目前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场区占地面积564公顷,拥有3000(M)×45(M)和3000(M)×48(M)的跑道和平行滑行道各一条,停机位59个。机场现有2座候机楼共10万平方米,现有设施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飞机起降10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高峰小时可保障飞机32架次,旅客6000人次。
今年11月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千万大关,迈入世界繁忙机场行列。很多人形容高峰期机场“旅客密度和火车站相当”,现有的规模和设施已体现不出航空运输的快捷和安全。可见,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势在必行。
扩建设计理念取材汉唐长安
工程总投资72.92亿元,英国一家公司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是民航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立项建设。工程于2007年年底动工,2011年投入使用,工程设计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投入资金
总投资72.92亿,其中省政府出资18亿
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新征土地7272.9亩,总投资72.92亿元。其中民航总局出资12亿元,陕西省政府出资18亿元,其余投资由西部机场集团商业融资。
■建设规模
二期工程比现有西咸国际机场还大
本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可以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万吨、飞机起降25万架次,高峰小时可保障飞机72架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现有跑道南侧2.1公里处,按4F标准新建3800(M)×60(M)的跑道及相应的平行滑行道;新建约17万平方米的第三航站楼、50万平方米站坪、11万平方米停车场及站前广场,改扩建航站区通信、导航、供电、供水、供油、消防等配套设施,规模比现有咸阳国际机场还要大很多。
■工程亮点
建成后可供空客A380跨洲际飞行
该工程2007年年底动工,2011年投入使用。工程建设完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之后的第四个双跑道独立运行的机场,可供目前世界最大机型A380跨洲际飞行。二期扩建完工后,将结束我省没有洲际航班的历史。
■建筑风格
汉唐长安城设计理念+飞檐造型要素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航站区规划和航站楼方案征集自2005年12月22日开始至2006年4月25日结束。之后,西部机场集团公司组织了二期工程航站区规划和航站楼方案征集评选会议,英国阿特金斯集团、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日本美能(太平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澳大利亚机场总体规划咨询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等6家设计公司参与方案投标,最终确定英国阿特金斯集团公司设计方案为中标方案。
方案为整体式航站楼及南北候机指廊,建筑单体采用指廊式布局,建筑单体设计理念取材于汉唐长安城,建筑造型提炼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飞檐造型要素。本期拟建的3号航站楼,位于现有2号航站楼西侧,方案远期规划以满足4800万年旅客吞吐量为目标,拟建的4号航站楼平行于3号航站楼,远期将再建设一个主楼及南北侧各2个指廊。陆侧与城市高速公路东西贯穿连通,交通顺畅,形成环形交通体系。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段晓宁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