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和他在非洲的奶奶
中国网9月12日报道 美联社肯尼亚内罗毕9月11日报道,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叔叔当天披露,奥巴马在非洲的奶奶近日遭遇众小偷洗劫。
据赛义德·奥巴马声称,一众小偷试图闯入肯尼亚西部刚果洛小村奥巴马奶奶萨拉的住处:“我刚刚跟萨拉通过话,她本人还好,肯尼亚警方昨天起已经派重兵把守她家,我们现在倒不担心了。”他透露说,一众小偷是想通地楼梯进入萨拉的住处,但发现门是锁的,不过,当地警方没有透露萨拉家丢了什么,也不愿意发表评论。肯尼亚当地媒体认为,既然当地警察派出重兵,显然说明奥巴马奶奶是“遭遇洗劫”,至于能丢什么,那现在不得而知。
今年86岁的老太太的房间里贴满了孙子的竞选海报,还接受媒体采访,为奥巴马拉票。她的一生也是个传奇。16岁那年,她无法抗拒地顺从父亲的意愿,嫁给了父亲的朋友侯赛因·昂扬古·奥巴马,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结婚的第一天,她就有了一个儿子:巴拉克。因为她的新婚丈夫把巴拉克的生母弄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此以后,萨拉就肩负起了照顾巴拉克的责任。 虽然巴拉克并非萨拉的亲生儿子,但这没有影响他们的母子亲情。
巴拉克小时候,和其他肯尼亚孩子一样,要为家里负担部分农活。他学会了在村里放羊。然而,他从小就是个志向高远的孩子,不甘心像父辈一样在非洲大地上耕种一辈子。于是,在1959年有机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去争取。萨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了解儿子的野心,默默为他打点好一切,让儿子尽情去高飞。
巴拉克顺利地到了美国夏威夷。他信心满满,成绩突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会成为焦点。不久,他赢得了一个漂亮白人姑娘的好感,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准备“闪电结婚”。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普遍存在,他们的婚姻自然遭到了姑娘父母的激烈反对。但两个年轻人还是不顾一切地结合了。
不幸的是,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奥巴马两岁时,父亲离开夏威夷,到哈佛大学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在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带着另一个女人回到了肯尼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学者和公务员。
萨拉沉默地看着学成归来的儿子。她没有斥责儿子,尽管她对远在美国的那个儿媳和孙子充满了思念。她只是不断为儿子祈祷,希望他不要受到神的惩罚。但不幸的是,巴拉克还是受到了“惩罚”——1982年,他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萨拉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亲眼看着族人将儿子葬在小村旁。
巴拉克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奥巴马已经长成一个21岁的英俊小伙。13年后,奥巴马的母亲因癌症辞世。从那以后,他的亲人,除了美国的外公、外婆,就是非洲的萨拉祖母了。
萨拉第一次见到孙子,是在1987年。那时候,奥巴马还是一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初次见面时,这对祖孙并没有生疏感。年轻力壮的奥巴马总是帮老祖母干活,陪她种地、养家禽、扛玉米包……闲暇时,他就听祖母喋喋不休地讲肯尼亚人的风俗、祖父的故事、父亲的生活……萨拉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给孙子听。懂事的奥巴马总是坐在祖母身前,微笑着倾听。后来,萨拉一说起自己的美国孙子,就夸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2006年,奥巴马再次来到身边。这一次,他是“衣锦还乡”——以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的身份,对肯尼亚进行为期6天的非官方访问。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一眼就发现了人群中的祖母。萨拉祖母含着热泪,看着眼前自信、成熟的孙子,激动地享受着人群发出的欢呼声。
奥巴马还把自己的孩子带回了肯尼亚,让萨拉共享天伦之乐。他在自传《源自父亲的梦想》中,描述了萨拉祖母第一次见到曾孙们的情形——身体强壮的萨拉祖母,“像玩摔跤一样”拥抱孩子们,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曾祖母的热情。
相聚是短暂的,奥巴马很快就返回了美国。萨拉将孙子的亲笔签名海报珍藏起来,在想念他的时候拿出来看看。2007年,奥巴马宣布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后,萨拉激动地把海报贴到墙上,为远在美国的孙子加油。(闻新芳/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