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与书记、市长交流热情极高,有些问题甚至“刨根问底”
■说自己
孙清云———
我的第一份职业是军人,一名战士!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干农活。那时家里很穷,放学之后首先到地里割草喂猪;再大一点就要帮大人干农活,锄地、往地里送粪浇水都干过。
陈宝根———
我第一份工作是农民,我当了5年的农民,学会了所有农活,包括农村最复杂的扬场、播种等这些技术性很强的劳动,我都掌握了。
■谈就业
年轻人刚走向社会,一定要脚踏实地,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了,就可以成功,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学生在就业时一定要思路宽广一点,胆子大一点,现在仍然有很多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供大家选择。
■网友声音
西安将定期举办 “网络公开日”,这一创举不但是一种还政于民,也是一种施政手段,体现了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创新能力。——— 网友“秋天的树”
通过这样的活动,西安市委、市政府不但听取了民意,也采纳了民间智慧,还让网友分享到“父母官”的管理智慧,对西安城市发展现状更加充分理解。
——— 网友“阳台青藤”
西安将网络问政经常化、制度化,对于各级党政部门及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对网络尚不明了的官员,提出了挑战。——— 网友“城墙彩霞”
西安在思想解放过程中,采用网络问计的方式来发掘民间智慧,发动社会力量,使得思想解放从纯粹的机关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这就是先声的导向意义。
——— 网友“梧桐树”
首个“西安网络公开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宝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务实,要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
年轻人刚走向社会,一定要务实
“我的第一份职业是军人,一名战士!”孙清云介绍自己的老家在山东农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干农活。那时家里很穷,放学后首先到地里割草喂猪;再大一点就要帮大人干农活,锄地、往地里送粪浇水都干过;初中毕业的时候很幸运地参加了解放军。
陈宝根说:“我第一份工作是农民,我当了5年的农民,学会了所有农活,包括农村最复杂的扬场、播种等这些技术性很强的劳动,我都掌握了。那时候也年轻,就是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认真做,把它做到最精。”
孙清云、陈宝根建议,年轻人刚走向社会,一定要务实,脚踏实地,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了,就可以成功,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们表示,大学生在就业时一定要思路宽广一点,胆子大一点,现在仍然有很多可以发挥作用的机会供大家选择。今年和明年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西安是一个教育大市,毕业生40%是西安的孩子,解决这些孩子的就业是市委、市政府在解决就业众多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每年西安大概需要安置13万人,大学生基本上占一半左右。
据了解,西安市委、市政府目前采取供需双方对接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基金等多种方式,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应该追求美好生活,但不能不切实际
对于现在一些大学生刚毕业就想买大房子、买车,导致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都非常大的问题。孙清云笑着说:“我们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我们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当时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没有现在这么多毕业生们的烦恼,也没有想过买大房子、买汽车,没有这种想法,也就没有这种烦恼。”
“我们刚毕业时都是四五个人住在一个单身宿舍里。成家后单位分配了一间小房子,都是走廊式的那种房子,大家共用一个公厕,很多年后才分到相对好点的房子。”孙清云表示,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追求大房子、追求汽车和好的待遇,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就选择相应的生活标准,不要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书记见网友:“你就是‘老船长’啊!”
“你就是‘老船长’啊!”昨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的记忆力让在场的网友赞叹不已。
2006年,华商论坛上一位网友认为西安市一些路段的限速很不合理,发帖呼吁“希望孙清云书记改变西安莫名其妙的限速”,这引起了孙清云的高度重视,并迅速作出批示,要求西安市交管部门尽快拿出解决的措施,不久,道路提速,市民的出行时间缩短了很多。昨日,当主持人请出这个网友时,孙清云马上就叫出了对方“老船长”的网名。
“老船长”是在听说西安市委、市政府要办“网络公开日”后,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的。他表示没见到书记和市长前很紧张,见到后一点都不紧张了,很亲切。
“我是两位领导的粉丝!当初发的帖子能引起书记的重视,让我可以为城市的发展起一点作用,我非常激动。”网友“老船长”说,能听群众呼声的政府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政府。
网友严建设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拍摄了“西安30年巨变”的照片,昨日,他将照片装成两本影集送给了书记和市长。
最温馨的一幕出现在孙清云、陈宝根与户县19岁青年郭永刚视频见面的那一刻。今年6月22日,郭永刚不幸伤残,因贫困无钱医治曾试图安乐死。3天后,得知情况的孙清云、陈宝根立即批示户县方面设法救治,最终挽救了郭永刚的生命,目前他的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书记赞网友:西安网民的水平很高
“我认为现在西安的网民水平很高,他们发表的言论、提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见解,都有一定的思考,素质很高。”孙清云表示,自己除了经常上网浏览外,各部门也经常向他提供大量的网络民意信息。
陈宝根介绍,自己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网络打开,看看最新的消息,这对一天思考问题和解决公务都是有好处的,互联网对政府和市民的沟通非常有利。
记者了解到,根据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去年12月,我省已有517万网民。其中,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但正逐渐向35岁以上的人群扩散。与人口总体相比较,网民属于其中学历较高的人群。城镇网民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居多,农村网民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
我省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长达16.2小时,网民对互联网的正面作用评价很高,认为互联网对工作、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占93.1%,认为“一天不上网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的比例是38.3%,互联网已经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凸显出重要作用。
今年7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北京、陕西、山东、广西、湖北、四川和辽宁的629名地方党政县处级以上领导中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是:25.28%的干部经常上网,41.67%的干部偶尔上网,近70%的干部有“触网”经历。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晓亮 赵伯平 采写
西安多部门领导表示:一定会扑下身子听民意
昨日,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军及交管、公交、市政、城管、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书记、市长和网民对话。
西安市城管、民政、园林等部门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多地听取网络民意,积极参加网络公开日,更好地服务市民。
■城管执法局:要善于从市民意见中汲取智慧
“书记、市长和网友进行对话,给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听取民意作出了示范。”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建政表示,网络是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进行互动沟通交流最广泛、最便捷的一种方式,城管执法局此前也通过12342特服热线、聘请市民监督员、设立执法网站等和市民交流。今后要更善于从市民意见中汲取智慧,改进工作。
■民政局:多通过网站等方式了解市民期望
“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大多都是一些弱势群体,希望市民多提意见建议。”西安市民政局局长王尊敬表态,今后将多通过网站、热线电话、接待来访等方式,了解市民期望,更好更细致地工作。
■市容园林局:将安排专人上网收集市民意见
“现场观摩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我们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一定要扑下身子,倾听群众的意见。”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张蔚表示,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是评价市容园林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今后将安排专人在各大网站上收集市民对市容园林工作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参与西安建设。 “网络公开日”下一站白鸽网
在昨日华商网举办首期“西安网络公开日”后,明年1月第一周的周二下午3时,将在白鸽网举办第二期“网络公开日”,今后每月第一、三周的周二,按照华商网、白鸽网、西部网、西安新闻网、古城热线、腾讯网西安站的顺序轮流举办“西安网络公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