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日访问加沙,称加沙景象“令人心碎”,他表示,将于22日派评估小组到加沙评估人道主义危机的严重程度,要求对加沙平民在这场冲突中的死难情况做一个全面调查。他说,他对位于加沙城的联合国机构总部的损坏情况感到“震惊”。
另据英媒体20日报道,以军方正在加速从加沙撤军。但据目击者20日说,以坦克和推土机当天驶入加沙中部。此外,以海军舰艇还向加沙西部炮击。
当地目击者说,以军推土机碾平了位于加沙中部巴拉镇的一处农庄,数辆坦克开进靠近迈加齐难民营的地方。
20日,以海军舰艇向加沙地带西部开炮。据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外,加沙城东部有2名儿童当天在玩耍时,不慎引爆以军留下的炸弹,被炸身亡。
以军方20日称,以色列目前尚未考虑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据以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将在奥巴马宣誓就职前完成撤军。分析人士认为以期望避免与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新领导人产生任何不快。
医生曝以军用新武器
只炸人体下半身
据以媒体19日报道,一名在以“铸铅行动”期间在加沙地带工作过的挪威医生福瑟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使用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类型不明的新武器只炸人体下半身。
福瑟接受采访时说,这种类型不明的武器看起来只影响人的下半身。它能把人腿切断,在残肢上留下烧伤,使皮肤出现小穿孔,并使伤者内出血。福瑟在阿富汗和黎巴嫩工作过,自称此前听说过能导致这种伤情的新武器,但没亲眼见过此类伤情。而这种伤情好像由导弹落地后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据他猜测,冲击波系由一种含惰性金属的爆炸物爆炸产生。这种爆炸物可能是名为“密集惰性金属炸药”的爆炸物。 新华
在陕中东地区留学生接受本报专访谈巴以战事
加沙人的苦难让我们担忧
近日,来自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土耳其和阿尔及利亚的中东地区留学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们为战火摧残下加沙人的处境担忧。在以军开始撤离加沙后,他们再次表达了对加沙民众的关切,希望和平能真正降临中东。
何时可以回故乡?
雷克(在叙利亚的巴勒斯坦人)
雷克在西安就读计算机专业。他说,在从小到大的20多年里,他随父母居住过5个国家。他的经历是七百万流落海外的巴勒斯坦人的缩影。由于巴勒斯坦长期的战乱和以色列的封锁,他们有家难回。但无论走到哪里,雷克都随身带着一面巴勒斯坦国旗。当记者问及他毕业后的去向时,雷克说:“如果条件允许,我和大多数巴勒斯坦人一样,都想回到自己的国家去。但是,目前这是不可能的。”
雷克围着一条阿拉伯特色的白底黑色花纹丝巾,围巾上印着一行英文字“耶路撒冷,我们的首都”。记者问他,联合国安理会1947年的有关决议将耶路撒冷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分别划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对此他怎样看。雷克不假思索地回答,大部分巴勒斯坦人都可以接受,只要不再有战争和杀戮。他们承认以色列人被驱逐和迫害的历史,但这不能成为以色列成为加害者的理由。记者又问巴以是否能放下仇恨和谐相处,雷克的回答十分坦诚。他说:“如果我的家人被以军杀害,我可能会有两种想法:一种是绝不原谅,一定要伺机报复;另一种是为了别的亲人不再被杀,我会放下仇恨,接受和解。现在我可以这么说,但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我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怎样做,能不能战胜仇恨。”
停火后,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但雷克认为,“没有一方会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如果有一方认为自己赢了而另一方输了,那么战争可能迟早还会爆发。”对于和平的前景,他有些悲观。
西方世界持双重标准
穆德法(伊拉克人)
在读桥梁工程专业博士生穆德法是几名留学生中最年长的一位。他说自己为停火的消息感到高兴,“我关心巴勒斯坦平民的处境,很多巴勒斯坦人终于可以回到家乡重建家园了。”他认为加沙的问题不是阿拉伯人的土地被别国占领,而是无辜的平民遭到屠杀。穆德法还指责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他说:“如果巴以之间的战争发生在欧洲或者别的地方,西方大国的反应肯定会不一样。”
退出模拟联合国表抗议
阿提拉(土耳其人)
阿提拉现在西安某大学攻读国际政治研究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曾是“模拟联合国”(记者注:模拟联合国是全球大学生参与的一个模拟联合国的组织)的成员,对国际事务很热心。但是,由于对战争爆发初期联合国安理会所起的作用感到失望,他已经愤而退出了“模拟联合国”。
阿提拉还决定不再喝可口可乐,因为犹太人是相关企业的大股东。但他承认这种抗议很难起作用,因为他使用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有犹太人的资本参与,“我可以不喝可乐,但我却离不开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所以我也很无奈。”
加沙重建困难重重
扎卡尔(也门人)
扎卡尔是陕西某大学桥梁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扎卡尔说,战争使加沙损失惨重,加沙重建困难重重,尽管有一些阿拉伯国家提出要捐出巨额款项,但扎卡尔对此并不乐观。他说:“2002年,阿拉伯世界也曾在黎巴嫩做出捐款承诺,但事后捐款的只有其中的4个国家。”
他透露,此前除了驻加沙的极个别欧美媒体外,以色列在战争中不允许任何外国记者进入加沙,目前也只允许少数记者进入,各国媒体看到的报道也大多来自以色列军方和政府发布的信息,而真正的巴勒斯坦人声音、巴勒斯坦人遭受的苦难却很少能为外界所知。
望永远停火结束杀戮
阿伊莎(阿尔及利亚人)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阿伊莎是接受采访的唯一女留学生,她读的是金融专业。她说,加沙现在的情况就像被法国占领时期的阿尔及利亚。所有阿拉伯人都能理解巴勒斯坦人的痛苦,她希望国际社会切实采取行动,促成永久停火,结束杀戮。 本报记者 李珊 袁金会实习记者 徐娟
相关链接:
加沙成以军“武器试验场”众多秘密武器被曝光
联大就加沙局势召开紧急特别会议 各国代表发言
以色列宣布18日起单方停火 军队将驻留加沙数天
以国防军表示尚无加沙撤军时间表 预计很快完成
法国10万人反战游行 抗议以加沙军事行动(组图)
阿拉伯与西方国家就加沙停火达成最后决议草案
以军轰炸加沙南部城市拉法 当地数千居民逃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