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陕客 > 正文

我活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 ——从农村到城市,80后小伙子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陕客 华商网 2016-11-23 09:44:23
[摘要]18岁读初中一年级,因为特殊的遭遇,李想一直很刻苦,23岁考上陕西科技大学,今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国企。

89年出生的李想一直没有放弃未来

  拨开人群,看见哥哥躺在地上,身上什么也没有盖,父亲双腿一软嚎啕大哭,用手胡乱拍打着周边飞舞的苍蝇,“都是有儿有女的,给我孩子拿个单子盖上呀!”,因为矿上的机器出现故障,即使戴着安全帽,崩出的铁片,还是打穿了头颅,23岁的哥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知道怎么安慰父亲,弟弟李停趴在哥哥的身上整整哭了4个多小时。“去吃点东西吧!”说这句话的时候父亲呆呆地看了看身边的小儿子。

  矿上的食堂里,李停要了一份白面,用筷子戳了戳,他似乎没有一点食欲,“这就是那个出事小伙子的弟弟!”人群里的这个声音,伴随着周围齐刷刷异样的目光,压得李停似乎喘不过气来。一大滴眼泪掉在碗里,李停想把面碗狠狠地摔在桌子上,然后大喊一句后离开。终究没有这么做,泪水中他不知道是怎么咽完那一碗面条的。

  那天晚上悲痛中的李停,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戈壁滩上,很久后点燃了一根烟,并没有抽,他拿起火红的烟头,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烫了一个大大的字母F,那是因为哥哥的名字中有一个飞字。当内心的伤痛远远大于身体的伤害,那个晚上李停在烧焦的皮肤味道中,似乎没有感觉到胳膊的疼痛。

  因为家庭贫困,2006年和父母一起在新疆吐鲁番打工的那个夏天,李停才18岁。处理完哥哥的丧事,李停做了个决定回到学校去重新读书,为了自己,为了这个家庭,更是为了哥哥,之后李停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李想”。

  18岁读初中一年级,因为特殊的遭遇,李想一直很刻苦,23岁考上陕西科技大学,今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在同学、老师、同事、领导的眼中,这是一个乐观无比的小伙子,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乐观的背后是一个坚强而孤独的灵魂。正如路遥的那本书,李想一直努力活在现实版的《平凡的世界》里。

  晚7时,西安市太白北路上的翔迅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的员工都离开了,玻璃鱼缸中潺潺的流水声,和窗户外面偶尔的车鸣让整个办公室里显得更加安静。

  坐在记者对面的李想显得有点腼腆,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其实能有人愿意静静地听我讲自己的故事,已经很高兴了!”只是第一次接受采访,小伙子有点紧张,故事是从他小的时候开始的……

不同时期的李想

  孤独书写了小学生活中无奈的记忆

  陕北榆林一个偏远的小农村,因为在黄土高坡上这里的冬日显得更加寒冷。凌晨5点多,一个8岁的男孩从床上极不情愿地爬起来,摸着黑,瑟瑟发抖中,男孩满心恐惧准备去开门。

  这个男孩就是李停,因为父母都在新疆打工,哥哥姐姐也住校没在家里,又不愿意去爷爷奶奶家,从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咀嚼一个孩子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孤独”。

  6点钟准时出门,李停要“翻山越岭”走很长一段时间,到3公里外的乡上去上学。路上太冷的时候,他会和几个小伙伴生一堆火,不停地跺脚,临时烤下冻得通红的手。

  一路上,和其他小伙伴不一样,李停并不期待上学。

  被强迫钻狗洞,把自己的笔扔进火炉里,无缘无故撕了作业本……不知道是父母不在身边,还是自己性格的软弱,在学校里面,他是其他同学最爱欺负的对象,更有甚者,“坏同学”会拦住他要钱,不然就要挨打。没有办法,常常会去偷拿奶奶藏在米缸中的零钱,被发现的时候,李停总是拿着一个旧的作业本,永远是那个相同的谎言搪塞年迈的奶奶,说自己买了一个作业本。

  快到学校的时候,遇到同班欺负自己的同学在路边,高度紧张的李停支支吾吾地对身边小伙伴说,“你们先走吧,我等我同学!”等什么?难道就是等着同学来欺负自己?李停不敢给任何人说,因为他知道,别人不在的时候,他受到的欺负可能会更严重。

  小学,李停几乎就是在这种被欺负的孤独世界中度过的,他开始讨厌上学,每次考试成绩也是毫无悬念的最后一名。

  中午回家的时候,想多睡一会儿午觉,李停没有选择去奶奶家吃饭,其实家里也没什么吃的,哪怕是过期发霉的食物似乎也没有。

  站在门口,用冻僵的小手去开门,李停才发现和昨天一样,他怎么也扭不动那个钥匙,怕被别人看见笑话自己可怜,李停昨天中午在屋后的土坡处呆了一个中午,今天他不想那样。用牙咬着塞在锁孔中的钥匙,把头一歪,这一次锁子打开了。

  家里没有任何吃的,饿着肚子的李停,呆呆地盯着墙上贴的一张人物年画,哭着喊着妈妈,一直哭喊了一个小时。对李停来说,也许只要有一个人答应一声,他就很满足了。

  三年级的时候,极度厌学的李停,在一次给奶奶烧火做饭的时候,偷偷也烧了自己的课本。

  爷爷知道后狠狠打了李停,在爷爷的世界中,读书可能是改变农民命运唯一的机会。第二天哥哥给李停借了一套书,李停还是在极不情愿中回到了学校。

工作中的李想

  初一就上了2个月李停就辍学了

  三个孩子中,姐姐和哥哥的学是成绩都很好,那个时候李停听哥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看咱们家现在是这个样子,等爸爸妈妈挣钱了,咱们三个也考上大学毕业了,咱们家可就不一样了。”

  哥哥的愿望没有实现,准确地说是没有机会实现,因为家庭的贫困,哥哥在高一的时候就辍学去太原打工了,那一年李停刚上初中。

  初中的时候,李停要去更远的镇上住校。每周日下午2点从家出发,每次走到学校就天黑了。那个时候一罐咸菜和一袋馒头,和仅有的5元钱,就是李停一周的伙食。

  每天中午花一元钱吃碗面,下午吃自己带的馒头加咸菜,早饭是不可能考虑的,那个时候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每天吃不够、吃不饱是件最痛苦的事情。

  为了吃一口饱饭,李停常常在学校附近的小卖店赊账买东西吃,直到有一天赊账到了100元,李停开始害怕了,他没有偿还能力,又不敢告诉爷爷和奶奶。

  李停第二次产生了离开学校的想法。

  了解情况后,爷爷想办法还了商店里的100元,也没有多说什么,初一上了2个月,李停辍学了。

  本来以为不读书是件轻松的事情,李停很快意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在家里仅仅呆了一周的时间,就开始跟着跟着爷爷和二叔一起下地干活。除草、施肥、锄地、浇水……13岁的李停第一次模糊地感觉到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的天壤之别。

  干农活5点多就要起床,没有吃早饭,这一天李停要跟着大人们一起连根拔掉整个山头的黑豆蔓。干了一个上午,裂着口子的手满是水泡,李停看了看满头是汗的大人们,他又累又饿没有敢抱怨。

  中午的时候,奶奶把饭送到了山里。李停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碗米汤,本来想着中午能够休息一会儿,看着放下碗筷又继续干活的爷爷和二叔,李停才意识到,奶奶之所以把饭送到山里来,就是让吃了饭不休息继续干活。李停的世界他再听不到大人们谈论未来,在大家看来农民就应该踏踏实实在土地中劳作。

  李停觉得这种生活完全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又没能力改变。

  对种庄稼的农民们来说,大粪是最好的东西。这一天爷爷带着李停准备去掏大粪。只是李停没有想到去的地方居然是自己以前的小学,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在无奈中显得很惶恐和不安,掏了两桶趁着没下课,李停催促爷爷下次再来。

  爷爷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李停只好跟着一起干。下课铃响了,干活的时候李停把头埋得很低,他还是被路过的数学老师认了出来,“怎么没去上课呢?”看见李停老师很疑惑。“我们学校放假一天,我帮爷爷干活!”这个谎言让李停撒得面红耳赤,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夜幕下的太白路

  第一次开大卡车的时候才只有14岁

  “不想在家里干活,那就去新疆找爸爸妈妈吧!”从太原打工回家,哥哥提的这么一个建议,让在家干了3个月活儿的李停特别的兴奋,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没事的时候会去山上抓蝎子卖钱,李停用这些钱给自己买了一条新裤子准备去找爸爸妈妈。

  在去新疆的的大巴车上,颠簸中李停没有丝毫的睡意,“爸爸妈妈见到我一定会带我吃顿好吃的,看我穿的不好还会给我买新衣服!”想着想着李停都在偷偷笑。

  下车的时候,很忐忑跟着邻村人去找父母所在的矿区。

  “那就是你妈!”顺着人手指的地方,一个短发女子正在干活,李停居然没有认出印象中长发的母亲,冒出一句,“妈你这个短发真丑!”

  父亲刚修完车,一身油污从车底下爬出来,“来了,你爷爷奶奶身体怎么样?老家里还好吧……”那天见面,没有电视剧的久别重逢的煽情画面,父母并没有带李停去吃好吃的,也没有给他买衣服。

  第一次看到父母住的四面透风的房子,第一次知道父母从事着如此辛苦的工作,第一次李停有种和父母在一次温暖的感觉,那一晚上他失眠了……

  在新疆爸爸是做铁矿运输,从沙漠里运回来炼铁。来回需要开10几个小时,每次拉近40吨的铁矿。跟着父亲跑车,在路途的一半的时候,“你来开!”父亲告诉李停哪里是刹车,哪里是油门,就把车交给了从来没有摸过方向盘的李停。

  地广人稀的戈壁滩上,李停是硬着头皮在开车,原本10分钟的车程,李停开了1个小时,尽管如此,那一次李停第一次有极其强烈的成就感,毕竟那一年他才有14岁。半年之后,李停就能熟练地操作大卡车了,很多时候,他会一个人开车去拉矿。

  在戈壁滩上开车拉货的生活也是相当艰苦。一路上吃的最多的就是最便宜的方便面;路上饿的时候,就把车上接的自来水灌到塑料瓶里,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下暴晒,待水不是很凉的时候,再把方便面揉碎了塞进瓶子里,就这么吃下去。这完全是一种充饥,享受不到任何食物美味的刺激,这一吃就是4年的时间。

  晚上在家里,和舅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吃饭,四个人,母亲只炒了2个菜,洗碗的时候,李停抱怨母亲为什么不多炒几个菜自己都没吃饱。

  “你以为我不想多炒几个菜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会吃不饱?炒菜不需要钱吗?”母亲硬忍着没有把话说完,李停突然很后悔自己那么问。条件虽然艰苦,李停还是觉得宁愿和父母在一起过这种简单的日子。

  来新疆的第二年,李停的哥哥也来到了新疆打工,这让李停非常开心,在教哥哥学开车的那段日子,李停一直觉得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学会开车后,哥哥去了另外一个矿区工作.

这张照片是李想在新疆打工的时候拍摄的

  18岁开始读初一为了自己也为了哥哥

  拉着40吨货的大卡车,在下坡的时候突然刹车失灵,整个车斗直接扣在了驾驶室……在戈壁滩上疲劳驾驶也是很容易出现车祸的,对李停来说恐怖片中的“死神来了”,常会在在现实中出现,他第一次觉得生活的真相居然在艰难中是那么的不容易,所有的一切也只能慢慢地习惯并接受。

  17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虽然纸张都已经旧得泛黄,李停在看完后感触颇深,他总是觉得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环境那么像自己。想去和命运做抗争,李停真的感觉内心像有团火在燃烧,那一次开车,他把油门一脚踩到底,用最高的档位,在戈壁滩上肆意了一天。

  得到哥哥出事的消息,李停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看到哥哥躺在冷冰的地上。

  陪母亲去殡仪馆的时候,李停一直记得母亲紧紧拉着自己的手,好像生怕一松手会再失去什么。车停在门口的时候,母亲终于控制不住大哭起来,李停没有想去劝母亲,有些情绪发泄总比忍在内心要好很多。

  很长一段时间母亲的情绪几近崩溃,李停经常看见母亲拿着哥哥的照片,坐在路边哭泣。“要不,你去读书吧!”母亲擦了擦眼泪,“你哥哥其实一直想上大学的。”心里似乎也憋着一股劲儿,李停想去上学,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完成哥哥的心愿,他也说不清。

  买好了课本,母亲为李停特意买了一身运动衣,这样看起来更像个学生。回到新疆当地的学校读书,已经是9月中旬了。

  “你今年多大?”第一次见老师,这么一问,李停慌了,“我是89年的”

  “你多大?”老师很吃惊,李停感觉一定是吃惊自己的年纪太大,慌乱中,本来想把自己年纪说的小点,李停算了半天冒出一句,“我是85年的!”“不对,不对我是94年的!”

  第一次的师生见面显得如此尴尬……

  求学的欲望相当强烈,李停一开始就非常用功,也可能比同班同学都大,第一次月考,全年级300多人,李停居然考了第一名,只是他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李婷”,准确的说那是因为爷爷小时候找人算命,说婷这个字比停止的停好。

  “会不会是同名同姓?”李停在名单后面一直找自己的名字,直到他确定自己确实考了全年级第一名。

  初中三年,一直都是第一名,一路成绩优秀,李停开始从小学被人欺负挨打的角色, 变成受到很多老师和同学关注的“香饽饽”,甚至有外班男生以为李婷这个名字是女生,偷偷把情书塞进他的抽屉里,这让李停再一次深刻感受到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天壤之别,和父亲商量后他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李想”。

专注

  乐观背后有着一种叫坚强的“孤独”

  20岁中学的时候,李想再一次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一种孤独。

  以前打工认识的朋友渐渐开始买车买房谈女朋友,准备结婚,自己居然回家还要写作业,他觉得有点可笑;约班里的同学一起去吃饭,男生要借自己的身份证去上网,女生居然说要去踢毽子,李想更觉得幼稚背后的可笑,似乎和同龄人有深深的代沟,他开始更喜欢独来独往。

  姐姐考上大学后,2012年,李想也考上了大学,这在陕北落后的农村里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只是大学四年,在同学眼中会讲笑话的“开心果”李想,还是感觉异常的孤独,他常常想起自己的哥哥,“也许哥哥要是上大学会喜欢现在的生活!”

  周末的时候,宿舍的男生相约去上网,李想不想去,又怕大家说他不合群,装作开心地和大家一起去上网,在网吧里看着同学打游戏,李想居然睡着了。

  大学毕业后,李想顺利进入了一家国企负责招投标的工作。在所有同事面前,李想一直在用一种乐观开朗向大家诠释自己,只是很少有人去关注他的内心世界,他也没有给别人去讲过,也可能觉得没有必要!

  “老是觉得自己不能融入大家的生活!”李想解释说,那是因为自己在刻意模仿自己的哥哥,不经意中他似乎还活在哥哥的世界里。当年改名李想,也许就是鞭策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理想。

  喜欢食指的一首诗歌《相信未来》,李想把他摘抄下来一直放在自己的钱包中,孤独的时候常会拿出来读一读。因为距离西工大很近,没事的时候,晚上李想最爱在校园中跑跑步,他也许是在寻找一种什么感觉……

  “其实好多时候,叫起李想,我都觉得是在叫别人的名字。”叹了口气,李想准备结束故事的讲述,很多时候他的眼圈一直是红红的,“希望我有一个房子,晚上坐在房子里能看到星星的那种!”

  记者手记:

  李想联系我的时候,他只是说想讲述自己的故事,可能讲完后,他就不再联系我和我有任何的交集了。

  但是2个多小时的采访,120多分钟真诚的聆听,李想说可能是因为一种情怀也感动了他,他更愿意以后和我一起做新闻,讲述更多人的故事。

  5500多字,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新闻稿件,冷暖人生,我只想在别人的故事中解读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启示,他们那么真实地存在于这个平凡的世界,只是你从来没有读懂过他,就像你从来没有懂过自己!

  李停、李婷、李想……我们是否和他一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客刘文:他的单车环球梦 下一篇:他用照片讲述儿童和老人的故事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