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今日推荐 > 正文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大明宫遗址”教学实践活动圆满举办

今日推荐 华商网 2023-04-19 08:55:52

  为了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大明宫研究院与3所大学、4个学院的多项专业学科,建立了研究中心。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大明宫研究院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大明宫基金会共同组织开展了“变革中的大明宫遗址”研究中心教学实践活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院长冯健,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副主任柳红梅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170名学生积极参与,民革西安市委会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受邀参加。

image.png

  此次活动以“变革中的大明宫遗址”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大明宫的“前世今生”,领略底蕴深厚的盛唐风采,并通过文化科技交融的沉浸式体验,感受变革中的大明宫遗址。

  近年来,大明宫遗址区积极鼓励研究中心的高校师生们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式,以本次唐文化深度体验为契机,围绕大明宫遗址的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展示利用等,发起了“大明宫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征集。

  活动现场,大明宫基金会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分先后围绕“大明宫遗址保护利用实践”与大明宫风筝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作了分享与推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李雨生以“千宫之宫——大明宫考古记”为题,从过去七十年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工作,为与会众人讲述了唐大明宫平面布局的复原历程;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余洁总结了西安市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经验,通过对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解读,提出西安市大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思路;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蒋维乐浅谈了建筑及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用,解析了文化遗产在设计赋能下的变革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双怀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他分别从大明宫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大明宫遗址的重要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豪迈从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开发方面,分享了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解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来龙去脉,通过对西安现行的工业遗产保护开发模式的总结,呼吁大众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关注;

  生动详细地讲授,为学生们呈现出一段“变革中的大明宫”故事,提高了与会各方对传统知识和文化遗产的认知。交流结束后,高校师生实地考察了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大明宫含元殿、宣政殿遗址、紫辰殿及太液池遗址、玄武门遗址等。

image.png

  延续开放、创新、跨界及代际交流的精神,此次“变革中的大明宫遗址”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了大明宫与高校之间在遗产保护、人文历史研究、旅游服务及博物馆管理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让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就“变革中的文化遗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创新了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号召全民积极参与到大遗址的保护中来,吸引更多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当天下午,大明宫基金会受邀参加了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联合西安外国语大学、丝路青年社等共同举办的2023国际古迹遗址日“丝路来风”系列活动,并作了分享交流。

  未来,大明宫遗址区将通过将大明宫之声以更广泛、更有力、更创新的延续与传播,讲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故事,使大明宫文化走进群众、走进社会、走进未来。

image.png


来源:华商网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启动征集“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