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记者 钟梦哲)5月31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陕西高院)举行“多措并举赋能强执行 扬诚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为推进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从2018年受理执行案件17.75万件,执结16.34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97.46亿元,至2022年受理执行案件40.76万件,执结38.7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02.23亿元。五年间分别增长了130%、137%、136%。”陕西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赵合理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2022年陕西全省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9.79%位列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合格率100%、执行信访办结率100%均位列全国第1位;执行案件执结率95.13%位列全国第10位,西部第3位。
当天,陕西高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民事执行程序中适用律师调查令的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悬赏执行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落实〈关于建立执行移送破产直通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拒执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健全惩治拒执犯罪常态化工作机制的通知》等四个规范性文件。
赵合理表示,制定四个规范性文件,发挥执行利剑作用,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依法执结案件助力全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面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部分被执行人有钱不还的现象,陕西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魏西霞在答记者问环节时表示,将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执行联动网络查控体系,拓宽网络查控系统功能和覆盖范围以利于查人找物。同时,通过与公安机关常态化线下查人控车“临控”对接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执行线上和线下查控能力,让“躲猫猫”、隐匿、转移财产的“老赖”藏无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