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孩子玩手机,沉迷网络,不少家长担忧、教育,都有哪些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呢?
刘先生是西安的一名家长,女儿正在上高中。“孩子从初中开始喜欢玩手机,我们担心影响她的视力,也担心影响学业,想了各种办法教育她。”刘先生说,“最后,与女儿约法三章,一是家长带头,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二是让孩子每天定时用手机,以上两点一次都不能违反。”
刘先生说:“首先我做到了,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然后给孩子每天规定1小时用手机的时间,是用手机,不是玩手机,可以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不在手机上干其他事情。这个约定是从孩子初中时开始的,到现在好几年了,一直坚持得很好,形成习惯了。”
西安家长王女士说,孩子玩手机的事,让她头疼坏了,“我们认为耽误学习、浪费时间,孩子认为手机可以学习、释放压力。两方从根本上就认知不一样,于是矛盾、争执不断。如果没有手机,孩子又会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得到一部手机。我们也听过很多家长藏手机、砸手机的例子,太难管了!”
西安家长朱女士说:“我女儿在上幼儿园,她要是玩手机,晚上睡着后,我就用眉笔在她眼睛周围画一个圈。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带她照镜子,告诉女儿看手机多了眼圈是黑的,她就不玩手机了。”
西安家长张先生说:“如果发现女儿拿了大人的手机,我就得劝阻,因为担心孩子沉迷。另外,她也有手表,她和同学会在手表上社交,这些都需要监管,特别操心!不好管!”
华商报记者 任婷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华商记者帮|小区大部分水表箱成了“老鼠窝” 业主:担心用水安全问题 下一篇:108坊故事|家门口的精彩文艺表演 居民看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