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批建在前村村南头的井
2015年,当时村名还是“前村”的村子打了3口井。1口井就建在村民鲁师傅的地头,前任村长和鲁师傅口头约定:水井启动后,由鲁师傅管理经营。但七八年过去了,水井由于“无电源”启动不了,村民还是靠“天”灌溉,建好的井房也白白占了鲁师傅两三分地。
近200米深的水井,打好后未通电废弃多年
鲁师傅是西安市长安区砲里街道办鹿塬村村民。鹿塬村是合并村,2018年由自然村“前村”和其他村子合成。鲁师傅是原前村人。他向华商报反映说:2015年左右,他家地里打了1口井,同一批的前村还打了两口井。结果井打好了,却没有通电启用不了。直至现在,井房的门被人撬开,里面有些设备都不见了。
7月3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跟随鲁师傅来到他家地里。井房就在地头,规模不小。井台和水罐露天,井房有门,但门已破烂锁也坏了。鲁师傅说,井房里一些抽水设备都已丢失。还有一位村民参与了当年水井的施工,他介绍水井有180—190米深,听说打这么一口井得花20万。
“我家地在村东头,地势较高,当年占地打井没有任何补贴。当时村长和我说,井启用后我来管理,最后井房的钥匙交给我了。井这么多年打好用不了,村民们都遗憾很。”鲁师傅无奈地说,他曾多次找现在的鹿塬村村委会和砲里街道办,但一直没有说法。现如今,井房和水井还占了自家二三分地。
同批打的另外两口井,分别在村子南头和西头。南头的水井,井房与井台建在村民地头,而水罐距离井房200米左右,在民居一旁设高台架着。西头的水井,设施布局和鲁师傅地里的相似,建在村民老于的地里。井房门把手都生锈掉了,井台周围长满了荒草,老于凭记忆找了一圈,都没在草丛里找见井台。老于说,当时在他家地里打井时没有任何补贴,他想着为村民做好事就同意了,没和当时的村长说过管理权交由他的事,井房钥匙也没有拿。
村民们说,3口井打好后通不了电从来没有启动过,他们看着干着急。
▲同批建在前村村西头的井
3口井计划用于农业灌溉及生活饮水
如何通电启动现任村支书表示没有办法
记者联系了前村前任村长,前任村长说,2015年打的3口井,计划用于农业灌溉及生活饮水,井深200米左右。当时村里只负责协调场地,账目、施工上的事不经过村里。一位街道办工作人员和他对接的,3口井都在村民地里,当时和鲁师傅的确说过在他家地里打,他来管理。打好后,村里变压器容量不足,曾向街道办、辖区供电所申请扩容,但未申请成功水井就一直未启用。
“当时村子贫困,说是国家有政策,村里愿意打就给打,(我就)应了。二队有一口老井,用了几十年了,2018年村委会换届后,老井的管道重新铺设,现在基本能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前村长确认,二队的井不用于农业灌溉。目前村民还是靠天“吃饭”。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鹿塬村党群服务中心,电话联系到鹿塬村村支书,村支书称,打水井应是2015年,2018年原自然村才合并成鹿塬村,具体情况他不太了解。3口灌溉井没有电源一直未启动,工程完成与否他也不知道。是农业局给的项目打的,之前农业局给水井装水表,他都没有3个井房的钥匙。村支书表示,3口井要通电启动,不是村里能说得算的。
街道农办:经手的人员都调走了,正在查当年的项目
在砲里街道办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和电话联系的鹿塬村村支书。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她是(7月3日)才得知3口井的事。当年经手的办公室领导及工作人员都调走了,井的事没有做过交接。记者现场询问村支书村里变压器扩容一事,村支书称2021年前村子的确增加了1台变压器,但仅供生活用电。
街道办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说,井的事还需要问长安区农业局和区水利局,看当初是啥情况,哪个部门的项目。
7月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工作人员回复,2021年在砲里街道办才开展项目,2021年之前应该不涉及。记者又将情况反映给长安区水利局农水科,7月4日,农水科工作人员回复说,3日中午去现场核实情况后,再查找相关资料,目前能确认村子打的3口井并不是区水利局的项目。记者询问,打近200米深的一口水井需要花费多少?工作人员说,按当时的人力、物力成本,成本在10万出头。
7月4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砲里街道办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方说,办公室的人在查阅原来的档案,区里相关部门也在帮忙查找。有可能是当年栽核桃树时打的井,栽核桃树又是林业局的项目,目前区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正在帮忙找。
村民盼望着水井能通电启动,街道办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说道: “现在得查清楚,当时(打井)的项目是啥项目,查出了项目才能查出当时为何没有拉电的原因。”
工作人员称,有新进展会联络记者。
华商报记者 常彭朵/文 张杰/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