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开幕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3-11-04 07:06:52

  11月3日,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致辞。西安市市长叶牛平主持。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王中林、王树国、李言荣、张卫红、陈志南、段宝岩、张平祥、赵振堂、张新亮,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林雲亮,柬埔寨驻西安总领事兴波,韩国驻西安总领事洪淳昌,泰国驻西安商务领事陈丽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陕西联络处主任马志明出席。

  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周年成效、西安市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成果,并就共建西安“双中心”校地院地融合发展示范区签约。

  为进一步强化硬科技对西安市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全力推进“双中心”建设,加速科研成果向科技产品转变,西安市出台了十条举措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创新生态化,布局一批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园区,引进领军科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打造种子基金、天使基金、VC、PE、S基金、并购基金的创投基金生态链矩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涉及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命科学等六大领域,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攻克了“卡脖子”技术难题。

  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双中心”建设专题论坛,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外国专家座谈会、2023光子产业发展暨硬科技成果转化论坛、2023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论坛、第24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等5场平行论坛,2023数字经济“新基建”论坛、2023新能源与智能车高峰论坛、2023中国(西安)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西安)网络安全元宇宙产业论坛、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5场专业论坛,签约一批光子产业战略合作计划,落地西安市先导产业创新中心集群等项目,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陕西省政府指导,西安市委、市政府、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主办。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西安出台10条举措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

  11月3日,在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西安市副市长孟浩发布了西安市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

  孟浩介绍,为进一步强化硬科技创新引领,全力推进“双中心”建设,促进科技“小众产品”向“大众产品”发展,推进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创新生态化、产品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西安将从4个方面出台10条措施。

  孟浩说:“我们将坚持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持续搭平台、优政策、强服务、聚人才,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诚邀大家一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共同推动西安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四方面10条举措

  ■推进科学技术化

  主要是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不断产出科研成果。推动陕西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5+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和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让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在航空航天、通信、光电、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方面,不断催生尖端产品、提升国产可替代配套能力,延伸形成系列产业。

  ■推进技术产品化

  一是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

  二是建设中试转化平台(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大院大所新建中试转化平台(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小批量生产等服务。

  三是加大产品应用场景供给。发布人工智能、智慧园区等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验证、迭代和示范推广。

  四是突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将“三首”产品纳入招标采购范围,推行政府首购首用,鼓励企业制定领域内标准纲要,打造更多“西安标准”“西安品牌”。

  ■推进创新生态化

  一是引育科创人才。大力引进领军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探索“谁用人、谁评价”等人才评价方法和产业急需人才“校招企用”模式,发挥好西安国际人才港、西安青年人才驿站等载体作用。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打造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生态链矩阵,发挥创新投资基金作用,优化完善工业倍增基金,健全“股贷债保”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品产业化

  一是培育新领域新赛道、发展终端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超导、氢能和储能、中子医疗等领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消费电子等新兴终端产业。

  二是加速数字赋能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三是支持重大制造业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硬科技成果产业化,分类梯次布局一批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园区。对重大制造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链主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探索企业扩能发展、产业快速集聚用地弹性供应方式。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R&D投入占比近8%

  累计成果转化500余项

  西安高新区公布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成绩单”

  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GDP比重从6%上升到近8%,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转化硬科技成果500余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

  11月3日,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论坛同期举行,西安高新区晒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周年成绩单。

  实现“三大转变”

  交出亮眼成绩单

  自启动建设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以来,西安高新区以硬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了从推动科技产业化到更加注重创新策源,从融入经济主战场到更加主动支撑国家发展与安全,从建设科技园区到创建科技新城的重大转变。以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加快建设“科创高新”,不断强化“硬科技研发—转化—企业—产业”的创新链条,西安高新区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布局了先进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余项,硬科技产品应用在“天宫、蛟龙、天眼、胖五、大飞机”等国之重器,以及北京冬奥会、卡塔尔世界杯、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

  累计转化硬科技成果500余项——三年来,西安高新区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模式,累计转化硬科技成果500余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超50%。

  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到5408家——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实施科创企业“五培工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千亩上市企业产业园,荣获“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到5408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5326家。

  落地国开行50亿元“双中心”政策性贷款——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先后出台“科创九条”“人才十条”“上市十条”“营商环境十条”等硬科技支持政策,设立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上市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国开行50亿元“双中心”政策性贷款,探索形成了“企业主导、市场培训、政府补贴”的人才供给模式。

  做强硬科技

  赋能“双中心”核心区建设

  中科院光机所的阿秒光脉冲测量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陆工程的高纯晶硅制备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翔腾微电子的无人系统芯片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本届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西安硬科技重大突破成果,让人印象深刻,上述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成果就出自西安高新区。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西安高新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而西安“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均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

  开幕式上,西安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西安分院签约,双方将共建西安“双中心”校地院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政、校、企、社、金”合作发展的生态,打造高能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论坛上,西安高新区举行了金融支持“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携手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银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等金融机构,赋能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签约的12个硬科技产业项目,聚焦了西安高新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55611”现代产业体系关键环节,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发布的《西安高新区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对于推动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华商报记者 陈建花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黎博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延榆高铁明日开工 陕西将实现“市市通高铁” 下一篇:合肥通报“小学生校内死亡”:成立调查组 学校负责人已停职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