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App下载、视频观看、练习答题……被困在“打卡”里的家长

西安新闻 西安日报 2023-11-23 07:26:53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厦门、成都等多地也纷纷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举动,赢得了全国很多学生家长的点赞,“叫停强制打卡学习,减轻了家长和孩子的负担,也减少了老师负担,是件大好事”。

被异化了的“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已纠偏,那么其他各种打卡任务呢?得知这一消息后,西安高新区某中学学生家长陈女士仍一脸苦笑,“其实不止安全教育平台,还有各种App下载、公众号关注、视频观看,练习答题……这些‘打卡’作业大部分都是家长代劳完成的,要是都能整顿一下该多好”。

家长吐槽

孩子生病还要上网学习 这样的“打卡”作业是否有意义

“所有在校中学生均需登录‘青骄第二课堂’进行毒品预防知识的学习,并参加知识竞赛答题。本次知识竞赛答题只有一次机会,请班主任通知学生先进行模拟答题训练,对知识熟悉了解后再参加知识竞赛答题……”

11月21晚7时许,家住西部大道附近一小区的陈女士正在照顾生病中的孩子,看到微信家长群里转来的老师通知,气不打一处来:“孩子八年级了,这几天生病请假了,本身课业就重,担心他身体吃不消,这种打卡还不得我们家长代劳?有意义吗?”

记者通过陈女士提供的群消息截图看到,群里的通知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尽快完成“青骄第二课堂”的打卡练习。而且通知明确提出,“青骄第二课堂”需要学够2个课时,每个课时要把视频后面的三道题答完以后才能计入课时。

陈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打卡任务都是必须完成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登录账号和密码,答题还要计分,“每年有两次,虽然次数不多,但每次都很费神”。

11月22日,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中学学生家长,不少人都表示参与过此项打卡活动。有学生家长认为,通过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进行网络禁毒知识学习和考试,确实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禁毒知识,但禁毒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也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线下的进校园宣讲更直观。

记者调查

家长手机里都有多个App 几乎每天都要帮孩子打卡

对于“打卡”作业,相信学生家长们都不陌生。和陈女士有着同样烦恼的学生家长并不在少数。打开微信“朋友圈”,会发现一群打卡交作业的学生家长。

除了社交工具微信和QQ外,近年来各种打卡App也是层出不穷。记者通过线上线下发起了一项小范围的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学生家长手机里都有多个用于提交各种“打卡”作业的App。

“‘一起作业’的英语打卡、‘天天跳绳’的运动打卡,还有老师群里发的口算、背诵打卡等,这些都是每天必有的,还有一些随机的各种平台的网络学习任务。”家住雁塔区的金女士边说边掰着指头细数起来。金女士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级,“感觉自己每天就是游走在各种App上面打卡,每天下班后的时间也被孩子的这些打卡任务牵制着,比自己上班还紧张忙碌。”金女士说。

王佳的女儿今年刚一年级,虽然书面作业几乎没有,但各项“打卡”作业却一样不落。“很多作业都必须在手机上进行,为给孩子打卡各种作业,专门买了一个备用手机下载好各种App。自己加班时老人还能盯着,但有时候孩子打卡完作业就不自觉地玩起手机了。”对此,王佳也很无奈,“老人有时操作手机不熟练,导致有些作业都没能及时提交。”

说起孩子上学这几年,家住莲湖区的张先生直言,自己曾经可是被“点过名”的。“孩子上一年级那会儿,我因为在忙工作没有及时看群消息,有好几次被老师私信提醒要按时给孩子提交‘打卡’作业。没想到孩子上了初中还是逃不过。”张先生说。

理性看待

“打卡”可以有 但要适量

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普遍反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家长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工作,还要为孩子的教育操心。下载各种App,关注各种公众号,各种投票、点赞、截图,安全教育平台、青骄课堂、观看各种视频,练习答题……这些打卡任务也大多落到了家长头上。

虽然有不少学生家长对打卡的方式持怀疑态度,但也有家长表示支持,认为通过打卡,孩子更有自律性,家长也能掌握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家都一致认为,“打卡”可以有,但不能太过繁杂。

对家长反映的“打卡很烦”,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侯老师笑着解释,打卡确实是目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痛点”,但又不得不有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学校和老师很关键,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同样必不可少。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更好地达成家校合作。

面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痛点”,我们该如何面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很多教育界人士发声,现代教育环境下,应多角度地理性看待这些“痛点”,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

对于“打卡”,您怎么看?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讨论自己的经历和观点。邮箱:xajygc@126.com。

记者 程静


来源:西安日报

编辑:曹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俩闺蜜想在西安开民宿 付了18万装修款装修却“烂尾”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