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过劳肥、腰背痛、颈椎病……是否可纳入职业病?国家卫健委回应

综合新闻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4-04-26 06:49:55

工作压力大、焦虑、久坐久站、长期伏案等工作方式都给从业者的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过劳肥”、腰背痛、颈椎病……这些疾病常常被调侃为“当代职业病”。这些疾病是否能纳入职业病范畴?危害风险靠前的职业病有哪些?得了职业病该怎么办?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我国职业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基本形成了“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职业病诊疗康复体系

“十四五”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的中期评估是什么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表示,“十四五”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结果表明,职业病防治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预防的力度不断加大。截至去年底,全国纳入专项治理企业18.5万家,已经完成了7.5万家。今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就是“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目的就是要持续加强源头预防,巩固尘肺病攻坚行动和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成效,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二是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康复水平。全国现有职业病诊断机构62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670家、尘肺病康复站829家,基本形成了“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职业病诊疗康复体系。2021年至2023年,为5300万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诊断服务约9万人次,为20万尘肺病患者提供就近、免费康复服务超过120万人次。

三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全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达到2059家,现有的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4万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28个省份设立了工程防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了“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以及尘肺病防治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还分两批遴选了64项防尘防毒先进适宜技术,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健全完善了与省级工程防护机构的协作联动机制。

职业病排名前三位

噪声、粉尘、化学毒物

监测病种是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危害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冶金、建材等行业

近些年大家都非常关注一直持续开展的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现在这个监测结果怎么样?对于职业病和危害因素排名前几位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建冬回答说,2019年以来,监测病种由原来的10种职业病扩大到所有的职业病病种,也就是十大类132种。重点职业病监测向县(区)延伸,监测病种和范围已经扩大至全因素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等全部职业健康检查类型。在560个重点县(区)开展了中小微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基本掌握了我国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和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摸清了这个底数。所以职业病报告系统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约2000多个县(区)。

从监测结果发现:全国共监测重点行业用人单位30.7万家,监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状况超过5300多万人次,其中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劳动者超过2400多万人次。监测存在职业病危害岗位超过181.5万个,也就是通过监测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状况和职业健康检查的状况,为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控、加强和深化职业病危害治理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全国报告职业健康检查个案7000多万人次,发现疑似职业病7.67万例,发现职业禁忌证115.6万例。疑似职业病主要是指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临床上有某些表现和症状,怀疑是职业病,但是没有确诊。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在接触特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候,比如接触粉尘或者接触化学毒物,比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患职业病,或者是他有一种基础病,比如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对于接触粉尘危害的岗位,就有职业禁忌证,所以他不能从事这个职业,如果他从事这个职业,患尘肺病的风险就更大。所以,发现了这些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以后,可以及时采取诊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措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全面掌握了职业病发病风险和发展趋势。监测发现,职业病危害行业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职业病危害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冶金、建材等行业。第二个职业病危害分布比较广泛,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了全国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40%的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排在第一位的是噪声,第二位是粉尘,第三位是化学毒物。

根据监测的结果,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职业病危害治理,更好地保护好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劳动者如果发现自己疑似职业病该怎么办?

可以在三个地方申请职业病诊断,一些资料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孙新说,不能用一般的健康体检来替代职业健康检查。一般的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检查,从对象、目的、组织形式以及法律依据,一些临床诊断的依据,包括周期和技术要求,到最后的结论,包括后面病人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他说,劳动者一旦发现罹患了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劳动者可以在三个地方申请职业病诊断,一个是用人单位所在地,另外是户籍所在地,和经常的居住地。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大了整个服务的可及性。可以在地市诊断,县里能够体检。

另外,职业病诊断需要一些资料,就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职业史和接触史,即在工作场所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的资料。另外是浓度强度,这是谁来提供呢?用人单位。一旦诊断机构作出明确的结论以后,诊断是职业病以后,机构要向劳动者出具诊断证明书,劳动者拿着诊断证明书,可以到有关部门,主要是工伤保险部门申请相关待遇。

一旦诊断以后,劳动者觉得有异议,可以做申请鉴定。如果是两级鉴定,可以到地级市所在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诊断。市级诊断再有异议,可以到省级卫生健康部门申请诊断,省级诊断是最终诊断。

“白领”面临哪些职业健康风险?

工作压力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缺血性心脏病;久坐不动,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除了传统的一线“蓝领”工作者之外,“白领”劳动者还面临着哪些职业健康风险?对于这些职业健康风险应该如何来预防?

孙新回答说,“蓝领”劳动者,主要是在一线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导致的一些传统的例如尘肺、中毒等问题,包括噪声浓度的问题。一提到“白领”,给大家第一印象,外表光鲜亮丽,主要是在一些写字楼从事工作。然而我们调查发现,现实中“白领”往往是工作压力、焦虑比较大的人群之一。这跟工作方式有关系,经常加班,包括现在远程工作,要求24小时开机,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白领劳动者一旦做不好身心健康管理,将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还有一个特点,长期伏案工作,经常使用电脑、手机,可能导致一些颈肩、手腕的损伤。

另外,工作方式,如经常久坐不动,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是白领劳动者经常面临的健康问题。怎么预防呢?

从用人单位来讲,首先有一些服务行业,确实需要长时间工作,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包括休息时间,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从个人来讲,其实可做的很多,例如有一些劳动者长时间工作,建议工作一小时休息五到十分钟,做点户外活动,也可以在办公室做一些拉伸活动。

另外有一些伏案工作,尽量不要一个姿势工作很长时间,一小时可以休息五到十分钟,缓解一下。

另外健康中国行动中的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明确提出,要加强固定体位作业人员的健康保护,一类是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长期前倾坐姿的人员,包括教师、医生、护士,另一类如驾驶员,主要是固定体位坐姿等人群的健康保护。

在目录中的才能称为职业病

腰背痛、颈椎病、长期站立导致的静脉曲张,统称为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进展如何?遴选进入职业病目录的病种的原则和工作思路是什么?

王建冬介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有关规定和世界通行做法,职业病一般都是有法定定义。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劳动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二是在职业活动中,三是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王建冬说,但满足这三个要素,也不一定可以定义为职业病。要在职业病目录当中,才能称为职业病。我国职业病目录是2013年公布的,现行的职业病目录有10大类132种,这132种疾病才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也就是说,法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上述四个要素。

职业人群中,大家常说腰背痛、颈椎病、长期站立导致的静脉曲张,这些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当中的不良工作方式或者不良坐姿引起的,但是也有可能是我们生活当中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造成的。

王建冬介绍,这些疾病一般统称为工作相关疾病,它既与工作相关,又与生活相关,可能还与其他因素相关。从关联程度上来看,法定职业病是从工作相关疾病中遴选出来的,易于进行职业病归因诊断并纳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疾病。就是说,132种职业病是工作相关疾病当中的一部分,易于进行职业病归因诊断,而且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这是工作相关疾病、职业病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目录的调整工作,期盼扩大病种,更多地把职业人群在职业活动中得的疾病纳入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来。”王建冬表示,2020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调整的相关前期研究,了解国外和国际劳工组织目录制定的进展情况,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走访职业病诊断机构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会商,听取各方面对目录调整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机构研究编制了拟新增病种的诊断标准,目录调整工作正在按照程序加快向前有序推进。

“新增的职业病病种要和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聚焦重点职业人群,补齐现行目录的短板。”王建冬强调,制定或者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都是为了预防。纳入目录的病种,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落实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责任,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最大程度避免或者减少劳动者罹患职业病。没有纳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工作相关疾病,重点是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开展劳动者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做好工作相关疾病预防知识的科普宣传,提升劳动者防病意识和防病技能,实现不得病、少得病的目标。

从报告病例数来看

尘肺病是第一大职业病

大家讲的职业病诊断难,其实不是诊断难,是劳动关系确认难,取得诊断证据难

尘肺病是我国的第一大职业病,为什么不少尘肺病患者难以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

王建冬回答说,尘肺病多年以来一直是我国报告数量最大的、最多的一种职业病,约占所有报告职业病的90%。从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数量来看,现在噪声危害是第一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危害排在第二;但是从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来看,尘肺病还是第一大职业病。按照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是一种归因诊断,就是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社会反映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家讲的诊断难,其实不是诊断难,是劳动关系确认难,实际上是取得诊断证据难,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2017年、2018年三次对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均涉及到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制度的完善,力求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依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要求由用人单位承担提供劳动者诊断职业病所需材料的主体责任,劳动者只需要提供本人掌握的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工资表、工作证、用餐卡等等,这些自己保存下来的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针对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依法可以向医疗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

针对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尘肺病患者救助问题,近年来,国家积极开展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将尘肺病纳入30种监测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保持相关救治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以“三项改革”为切口 将秦创原打造为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