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AR智能眼镜,感受宇宙的神秘浩瀚;走进天文知识演示厅,了解每颗星球的特色;参观历史文物,学习孝道文化……6月2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雁塔文化公益行暨文明实践流动课堂系列活动之“乡村振兴 文旅先行 周至学子 游学雁塔”文化交流活动在雁塔区九号宇宙航天探索馆、羊文化博物馆举办,为周至县厚畛子镇近三十名儿童送上了一份意义特别的“六·一”礼物。
多样科普丰富群众生活
“哇,火箭原来就是这样上太空的。”“我要画一个宇航员,多功能的服装真帅气。”在九号宇宙科场馆内,科普老师妙趣横生的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史发展,并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演绎火箭发射、太空游戏、模拟飞行驾驶、实时测控在轨卫星等项目。
“嘭!”随着科学老师的演示,空气“环形炮”在课堂上炫酷登场。在科学实验秀环节中,掌上火焰、神奇变色水、空气炮等科学实验引得大家掌声连连。在科普老师的鼓励与陪同下,来自厚畛子的孩子们佩戴高科技VR眼镜,以第一视角体验航天员,乘火箭登陆月球、探索太空、重返地球的全过程,感受了太空探索及航天科技的无穷魅力。
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雁塔文化公益行暨文明实践流动课堂系列活动”的线下乡村振兴专场活动,此次交流活动期间,除了有生动的自然、科技科普宣传,孩子们还参与多种手工制作项目,并在现场开展了网络安全、预防电诈等知识宣传互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文化公益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我们村就举办过多次这类博物馆的科普活动,孩子和家长们都很喜欢,边玩边学习很好。”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第一书记邓福岐向记者介绍,老县城村距离周至县城有两个小时车程,由于地处秦岭山区,曾经的老县城村产业发展和交通出行都是问题。近年来,雁塔区在帮扶中助力当地发展山茱萸产业,推进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生活条件合环境越来越好。“从脱贫到振兴,现在村上好几户开办农家乐经营的都不错,很多人已经在县城买房啦!”
产业帮扶成效显著,扶志扶智工作也是帮扶的重点。“平时孩子们来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比较远,统一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让他们开阔眼界、加强互动,我们参观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也许就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慢慢的生长开花。”邓福岐说。
据了解,有来自周至厚畛子镇近三十名儿童参与此次活动,其中部分是留守儿童。近年来,雁塔区充分发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属性,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群众身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雁塔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天,我们不仅给孩子们规划了丰富的行程,也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玩具、书本等节日礼物,希望他们能在博物馆度过快乐而充实的‘六·一’假期。”
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当天下午,在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带领孩子和家长们参观“华夏之光,礼仪之根——羊文化主题展”,并结合博物馆的藏品生动讲述“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出都不失成君义,跪乳能知报母情”的孝道文化;以及《增广贤文》中,将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弘“羊”行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在问答环节,大家踊跃参加,兴趣高涨,被孝道文化的历史故事所吸引,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文化和弘扬孝亲的积极性。
活动最后,孩子与家长一起走进绘画课堂,在纸张与扇面上尽情发挥。“上午参观的科技馆哥哥很感兴趣,下午来的羊文化馆是我喜欢的,漂亮的扇子也是我们古代的特色,和妈妈一起画扇子我很开心。”刚上一年级的张同学与记者分享她对手工的喜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弘扬久久为功。据了解,雁塔区将持续深入推进文化公益行暨文明实践流动课堂系列活动,在线下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在线上搭建“雁塔文博 e 起来 优秀文化薪火传”网络公益宣传微博话题,发起“雁塔文化进校园”网络招募活动,充分发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和优势,以线上线下交互体验为核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生机夏日,童心灿烂。一次儿童文化公益活动,也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之旅,将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深植童心,助力文化之“魂”的传承与弘扬。
记者:姬文艳 王少华
编辑:邓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