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4000余家企业聚集 西安高新区发布丝路科学城三年发展成果

西安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4-06-12 07:22:28

  “新增产业人口43.7万人,新增通车道路11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21万平方米,新落地产业项目235个;10个安置房2.8万套回迁入住,建成幼儿园77所、小学48所、初中17所、高中7所;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国际医学等综合性医院投入运行……”

  6月11日,西安高新区召开丝路科学城建设三周年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丝路科学城三年发展成果。自2021年6月丝路科学城建设规划发布,到2022年12月作为“双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丝路科学城用三年时间逐步兑现了当初“实力之城”“科创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的承诺。

  产业聚集

  “硬核”项目为城市发展添动能

  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必然来自于优势产业项目的硬核支撑。三年时间,丝路科学城优势产业如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已壮大成势,制造业千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总部经济强势崛起,15个企业总部陆续建成投用,聚集企业4000余家,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

  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达14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三星M、美光芯片封测、奕斯伟12英寸硅片、8英寸半导体芯片等项目助力丝路科学城成为全球最大闪存芯片生产基地;铂力特、中兴通讯、西电智慧园、巨子生物等项目,引领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链群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跨越。

  科技引领

  未来产业助力双中心建设成形起势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丝路科学城,“科技引领”一定是关键词之一。

  丝路科学城作为“科学”与“城”的有机结合,三年时间持续聚集科创资源,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加快形成,“科创之城”迸发新动能新优势,未来产业助力双中心建设成形起势。

  西安科学园作为科技创新主引擎,已布局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长短波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3个大科学装置、西电半导体等1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5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各类共性技术研究、中试小试平台,共同构成“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3年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余名,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丝路科学城含科量持续提升,跻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系,科技自立自强进入了新阶段。

  民生惠及

  产城融合描绘幸福生活底色

  小小云巴空中穿梭、沣邑大桥建成通车、现实版“绿野仙踪”成为职场人最新的打卡点……一批批民生配套项目见证着丝路科学城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圈”“便利圈”。

  三年时间,丝路科学城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承载能力显著提升。10个安置房2.8万套回迁入住,7个人才保障房1.1万套竣工,9个商品住宅小区8600套高质量交付;累计建成道路270.2公里,成业大道、成章路等多条纵贯东西、横跨南北的交通主干道相继打通,“六横六纵”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投运,交通出行更加便利;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国际医学康复医院等综合性医院投入运行,西北首个质子中心加速建设;西安大剧院、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大仁遗址公园等7个综合性公园和8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以良好生态创造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提前落子到描画成型,丝路科学城向着“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的愿景目标稳步前行,一座“产城景”深度融合的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开放之城、理想之城正阔步而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建花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

上一篇:9个村5623户群众迎来回迁 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1.29万套安置房正式交付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