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在佛教中,是专指女性修行者(即尼姑)居住的寺庙,即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教徒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然而在西安有这么一个地方,从未从来没有尼姑隐修,却被叫做“庵”,这又是为何?
▲蓝田水陆庵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西安往东50多公里,秦岭脚下,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蓝田,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低调奢华而格外引人入目,它就是水陆庵,一个集绘画、建筑、雕塑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
▲水陆庵素有“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之称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在这里,3700余彩塑栩栩如生,自然万物雕梁画栋活灵活现,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
1
得名“水陆庵”,和这位思念母亲的皇帝有关
水陆庵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591年),属隋唐著名佛寺院悟真寺内的僧人们做水陆道场的地方,最初的名字是叫水陆殿。唐代发展成为容僧千人的佛教寺院。
▲蓝田水陆庵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之所以名为“水陆”,和它和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三面环水,蓝水从悟真峪口流出后一分为二,环绕水陆庵一周于庵后和二为一,形成一个很自然的鱼形小岛,水陆殿就刚好坐落在这个鱼形岛的尾部。
又因为佛教里僧人们在吃饭之前都要诵经,他们诵经的内容就是超渡水上和陆地上的灵魂,所以叫做水陆道场。
在历史记载中曾有几次大的洪水把周围的田地和民房都冲毁了,而水陆庵这块风水宝地却安然无恙,因此当地也有人把它叫“水留庵”。
当时水陆庵的香火与佛事活动盛极一时。甚至于成为当时蓝田与西安一带宗教文化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
▲水陆庵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明代时,秦藩王朱怀埢常来蓝田游览,喜爱这里山雄水秀,看到水陆庵的建筑群以及佛像和壁塑已有残落,于是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请来了能工巧匠,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至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以近五年的时间,大动土木葺修庙宇,精雕细刻重整壁塑,并把水陆庵奉为家祀佛堂。
▲水陆庵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朱怀埢经常随同其母亲到此烧香礼佛,后因其母去世,也为了纪念母亲,便将原名“水陆殿”改名为“水陆庵”。
▲屋檐装饰,别具匠心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2
“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惊艳绝伦
水陆庵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个院落显得清幽古朴。
▲水陆庵清幽古朴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水陆庵因保存有精巧罕见的壁塑群而闻名于世,大雄宝殿保存下来的3700余尊彩塑,被喻为“壁塑瑰宝”,十分壮观。塑造的亭台楼阁、殿宇宝塔金碧辉煌,出水海天,飞龙舞凤,奔骐跃虎,花竹虫鱼跃然纷动,逼真细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微缩版敦煌”,惊艳绝伦。
▲水陆庵的“壁塑瑰宝”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壁塑,也称“隐塑”或“影壁”,是中国绘画、雕壁合一的艺术形式,多以山水、花卉为题材,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
水陆庵正壁与前殿正壁相背之处,塑有水陆庵彩塑最为惊艳的“三大士”:观音菩萨居中端坐于龙台之上,善财、龙女肋侍左右,骑狮的文殊、骑象的普贤分列两边。
三菩萨均头戴高耸至顶的华冠,嘴角两边挂有蝌蚪式的小胡子,这种呈宋元以后极其罕见的男相菩萨形象,也体现在殿中其他如地藏菩萨、药王菩萨等佛像的身上,是为水陆庵彩塑的一大特色。
▲观音菩萨也有”小胡子“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后殿左右两山墙壁之上,分别塑有密宗两大本尊“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像后壁塑造的,是她在凡间身为妙善公主时剜眼割手为父治病的佛经故事。
▲千手观音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后壁所塑群像为“千人听经会”,严格地说,应该是“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
面对佛陀跪坐于莲台上的女性应该是其母摩耶夫人,胁侍佛陀两侧的,则是众所熟悉的阿难与伽叶。除此之外,周围壁面满塑菩萨、比丘、天人、护法、武士等闻法会众,共同构成场面宏大的听法群塑。
▲彩绘泥塑逼真细腻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其中本属道教人物范畴的雷神等形象也夹杂其中,已经初现宋、元以后佛教世俗化的端倪。
前殿部分的当心间正壁佛坛为“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居中,左为阿弥陀佛,右为药师佛。三者均端坐须弥座上,身后皆塑有精美繁缛的背屏。
▲彩绘泥塑栩栩如生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中央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等。南北墙上的泥塑以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略故事,殿内还塑有许多生活中的人物,也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这片古老的壁塑群中。
▲彩绘泥塑表情活灵活现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除正壁外,前殿其余六壁塑满佛传故事、五百罗汉渡海、二十四诸天等人物,以及天宫楼阁、山水景物、仙禽神兽等,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其间也夹杂有若干非僧非俗的人物。真不愧有着“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之称,置身其中,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仿佛进入神话世界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长期以来,水陆庵彩塑匠师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直至上世纪末,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四十多年的原蓝田县文管室主任樊维岳先生,毕多年之功,终于在前殿主尊释迦牟尼佛莲花座上发现了一行阴刻蝇头小楷,经拓印辨识,为“佛像士乔仲超等山西四人造”12字,使这一谜团得以大白天下,也为“天下明塑看山西”又添一桩实证。
3
过罢了水陆庵古庙会,年才算过完了
说起水陆庵,不能错过的还有水陆庵古庙会。这个一年一度足以展现蓝田文化旅游的地方每年都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风头甚至能盖过西安市里的“大唐不夜城”。
▲往年的水陆庵古庙会 图源”水陆庵“
生活和居住在蓝田的人都知道,每年过罢正月二十五的水陆庵庙会,蓝田人的春节才算正式过完了。和关中其他地区的庙会一样,水陆庵的庙会除了热闹,还是热闹。
▲祈福的红幅挂满庵内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每年从正月二十三开始,通往水陆庵的各条大道小径就人潮涌动。庵内从早到晚鞭炮声不绝,香烟弥漫。他们或进香祈求孕育,或观光游览,或收集古玩,或易物献艺。地方杂货、日用土产品比比皆是,泥塑玩具随处可见。
水陆庵香火的旺盛在庙会之日达到高潮,点燃的香蜡无处放置,就一并放在蜡架前的空地上,形成了一个诺大的火堆。更有前来还愿的人专程来谢恩的,他们先是在山门前鸣放一串爆竹,继而不惜钱财买来足有一人多高的还愿香,称为“烧高香”,显示自己对神灵的顶礼膜拜。
▲往年的水陆庵古庙会 图源”水陆庵“
进入庙内,他们见佛就磕头、见神就烧香,把红色的背面披在佛像身上,一举一动虔诚备至。最后还要从身上拿出一些现金,放置在佛像面前的功德箱内。
▲往年的水陆庵古庙会 图源”水陆庵“
烧过香便可以逛逛门外的“庙市”了,庙市上多是卖蓝田小吃、小工艺品的和卖艺的。水陆庵庙会上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有着“美食之乡”称谓的蓝田,庙会上的各类小吃也是品种繁多,让人垂涎欲滴。
▲水陆庵古庙会的各色小吃 图源”水陆庵“
4
水陆庵里响起的蓝田“水会音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
普化镇亦名崇法寺,古代崇法寺是蓝田较大的寺院,与水陆庵并列为前寺、后寺,两寺隔灞河呼应,连为一体。
▲古朴清幽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取水形式,是过去天旱时人们祈雨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民间叫“取水”,也叫“祈雨”。在历代的取水活动中伴同取水活动的这种吹打乐就叫“水会音乐”。所奏乐曲清雅悦耳,委婉细腻,故而也称“细乐”。
▲水会音乐 图源”西安地方志“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身染沉疴时灵魂游出地府,梦见征战中的许多死魂向他索命,还阳后,他遂命天下寺庙众僧作水陆法会以超度鬼魂,沟通天地神灵。
而蓝田悟真寺是一座僧逾千余的六朝古刹,寺内的水陆殿(水陆庵)正是做水陆道场的理想场所。众僧接到圣旨立即在水陆殿举办了盛大的“水陆大会”。后来,水会音乐传入民间,称其为“坐乐”。
▲庵内挂满祈福 图源陕光灯 那些花儿 摄
水会音乐流传千年,赋有“唐宫乐活化石”美誉,旋律委婉,清雅细腻,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水陆庵是陕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绘泥塑群,泥塑内容、结构和彩绘非常特殊,保存了多种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佛教研究价值。
踏入这座静谧的古刹,它不仅讲述着古老的传说,更映射出明代艺术的璀璨光辉。每一块砖石、每一滴水中,都蕴藏着岁月的智慧。这个隐藏在中国腹地的小小寺庙,用它每一笔彩绘、每一刀雕刻,邀你共赴一场视觉与灵魂的盛宴。
作者:王喵 那些花儿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编辑:王静2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水陆庵的彩塑到底有多震撼 下一篇:144小时“老外特种兵旅游”席卷而来,西安人:咱再让让?